[发明专利]基于内模控制的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056.1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盛锴;朱晓星;陈厚涛;寻新;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4 | 分类号: | F03D7/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谭武艺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控制 机组 有功功率 优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基于内模控制的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优化方法包括采集风机实时的机械功率PM,以机械功率PM作为预设的非线性内置模型GIMC(s)的输入形成反馈补偿信号ΔPE;将反馈补偿信号ΔPE与风机有功功率需求Pord相加作为反馈信号,将该反馈信号与预设的有功功率设定值Ptate之差输入桨距补偿控制PID控制器计算得到桨距角控制补偿量;将桨距角控制补偿量叠加到桨距控制量上得到下一周期的桨距角控制指令。本发明能够改善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性能,减小功率随风速扰动的波动幅度,提高风机功率控制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风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征,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也处于不断变化状态。风机并网后,风机输出功率的不断变化对电力系统集成、运行和控制造成重大挑战。一般来说,对于采用变桨距的变速风机来说,桨距补偿控制是其有功功率控制的重要手段,常规的桨距补偿控制采用PID控制,功率设定值与实际功率的偏差经PID运算后生成桨距角控制指令。由于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响应具有强非线性并受风速影响,常规PID控制的效果不甚理想。且在目前风电机组要求投入一次调频功能及更好地抑制功率波动的背景下,常规PID控制越来越难以满足风机功率控制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旨在能够改善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性能,减小功率随风速扰动的波动幅度,提高风机功率控制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优化方法,包括:采集风机实时的机械功率PM,以机械功率PM作为预设的非线性内置模型GIMC(s)的输入形成反馈补偿信号ΔPE;将反馈补偿信号ΔPE与风机有功功率需求Pord相加作为反馈信号,将该反馈信号与预设的有功功率设定值Ptate之差输入桨距补偿控制PID控制器计算得到桨距角控制补偿量;将桨距角控制补偿量叠加到桨距控制量上得到下一周期的桨距角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预设的非线性内置模型GIMC(s)的函数表达式为:
上式中,fi(Vw)为当前风速Vw对应加权函数,Gi(s)表示第i个风速工况下所确定的风机机械功率与有功功率的传递函数,Gi(0)表示拉普拉斯算子s=0时Gi(s)的稳态值。
可选地,所述非线性内置模型GIMC(s)在使用前还包括预先确定当前风速Vw对应加权函数fi(Vw)的步骤:令第i个风速工况下的平均风速为Vi,设置当前风速Vw对应加权函数fi(Vw)使得当前风速Vw越接近平均风速Vi时,则当前风速Vw对应加权函数fi(Vw)越接近1,反之则越接近0。
可选地,所述当前风速Vw对应加权函数fi(Vw)为分段线性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粒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用机械变速箱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