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报警策略自适应设定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0432.9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9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述良;许端;陈岚;马冀;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张宇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主动 安全 系统 报警 策略 自适应 设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报警策略自适应设定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安全驾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碰撞时间及车辆自身信号,碰撞时间由ADAS设备根据障碍物的定位及运动信息得到,车辆自身信所述ADAS设备通过CAN总线获取;通过数据分析模块根据碰撞时间及车辆自身信号进行驾驶习惯分析,并基于分析出的驾驶习惯进行报警策略的制定,驾驶习惯包括驾驶员制动操作时间点与碰撞报警点之间的大小关系,及LDW报警状态和对应的转向灯操作状态;通过升级模块根据重新制定的报警策略更新ADAS设备中的报警策略。本发明基于驾驶员驾驶习惯和风格,自适应动态调整车载主动安全系统的报警及控制策略,避免统一的报警策略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驾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报警策略自适应设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主动安全系统控制策略包括前车碰撞预警系统(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FCW)及碰撞时间(Time-to-Collision,TTC)的设定,车距监测预警(Headway MonitoringWarning,HMW)和安全时距(Time Headway,THW)设定以及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Cruise Control,ACC)和最近跟车距离设定,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ane DepartureWarning,LDW)等。目前,报警或控制策略的设定均基于小样本统计数据得到,主要考虑包括驾驶员反应时间和车辆制动时间两个方面。车辆制动时间与其制动性能相关,但同一车型制动性能差异不大,相应的制动时间也不会存在较大偏差。但是,驾驶员反应时间则存在较大差异,既有研究(7Vehicle and
Infrastructure-Based Technology for Prevention of Rear-end Collision,Special Investigation Report,No.PB2001-917003,Washington D.C.2001:27.)和中国法规(GB/T 33577-2017《智能运输系统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中给出了321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驾驶员反应时间从0.3s~2s,均值0.66s,其中98%的驾驶员反应时间在1.5s以内。但是,321位受试者相对于全体驾驶员来讲是非常小的样本,统计意义并不显著,因此基于此统计结果的报警时间设定成一个固定值显然无法涵盖所有驾驶员的驾驶状况,可能影响部分客户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性,无法普遍适用于不同驾驶员和车型性能的差异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报警策略自适应设定方法及系统,由此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研究机构小样本统计数据,设定固定的报警时间点或跟车安全距离,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报警策略自适应设定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及升级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碰撞时间TTC及车辆自身信号,其中,所述碰撞时间TTC由ADAS设备根据障碍物的定位及运动信息得到,所述车辆自身信号由所述ADAS设备通过CAN总线获取;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碰撞时间TTC及所述车辆自身信号进行驾驶习惯分析,并基于分析出的驾驶习惯进行报警策略的制定,其中,驾驶习惯包括驾驶员制动操作时间点与碰撞报警点之间的大小关系,及LDW报警状态和对应的转向灯操作状态;
所述升级模块,用于根据重新制定的报警策略更新所述ADAS设备中的报警策略。
优选地,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
碰撞报警点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ADAS设备发出报警信号时,根据采集的驾驶员制动操作时间点与碰撞报警点大小关系的概率值,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类型,并将在所述概率值满足预设概率阈值时,将所述驾驶员制动操作时间点更新所述碰撞报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0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财务管理系统、方法、终端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钣金件翻转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