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4080.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晃;王素惠;黄郅纮;林李翰;刘剑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1/00 | 分类号: | G01R2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郑特强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功率检测装置及功率检测方法。功率检测装置包含车辆驱动系统、电池检测模块及控制模块。第一定子绕组与第二定子绕组彼此同步与并联。第一电流感测器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定子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端,用以测量第一相电流。第二电流感测器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定子绕组的第二相绕组端,用以测量第二相电流。电池检测模块耦接于第一电源,用以测量电流信号及电压信号。控制器接收电流信号及电压信号并产生第一功率。其中,数据库包含多个数据,控制器依据数据而产生第二功率。其中,控制器比对第一功率及第二功率而产生检测结果。借此,检测电机的操作环境并监控功率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检测装置及其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轻型油电复合车的功率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磁场导向控制(Field-Oriented Control,FOC)理论主要是根据马达转子的位置,配合对应的定子磁场的相位而控制三相电流的大小。近年来,利用功率晶体管(MOSFET or IGBT)作为开关(Switch)并调整开关的占空比(Duty Cycle),进而控制三相电流的大小,其中每一相分别有一组电流感测器用以反馈补偿控制电流,反馈补偿控制理论最典型的为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在传统现有技术中,测量三相中的两相并推算另一相,最后得到各相的总电流及相位后,根据电流相量、坐标转换及反馈补偿控制三相功率晶体管导通及关闭的占空比,达到稳定地控制马达的输出功率,进而调控马达驱动模式与发电模式。
虽然上述的现有技术可减少昂贵的电流检测元件(Current Sensor),但缺少电流检测元件的相位信号的功率元件将会无法监控。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可全方位操作条件下监控电机的检测装置与方法(例如:在MOSFET或IGBT特定控制的条件下),实为民众所殷切企盼,亦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利用预先建立完成的三相电动机的发电及驱动效率数据库,且测量三相电动机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及各相电流并得出一检测结果,进而达到更完整的电机操作环境与监控。
依据本发明一模式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功率检测装置,其中功率检测装置包含一车辆驱动系统、一电池检测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车辆驱动系统受一第一电源驱动,且包含一三相电动机、一第一电流感测器、一第二电流感测器、一第一功率模块及一第二功率模块。三相电动机包含一第一定子绕组及一第二定子绕组,第一定子绕组并联于第二定子绕组,第一定子绕组与第二定子绕组彼此同步,且第一定子绕组与第二定子绕组的任一者包含一第一相绕组端、一第二相绕组端及一第三相绕组端。第一电流感测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电流感测器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定子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端,第一电流感测器用以测量第一定子绕组的一第一相电流。第二电流感测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电流感测器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定子绕组的第二相绕组端,第二电流感测器用以测量第一定子绕组的一第二相电流。第一功率模块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第一电流感测器的第二端、第二电流感测器的第二端及第一定子绕组的第三相绕组端。第二功率模块并联于第一功率模块,且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第二定子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端、第二相绕组端及第三相绕组端。电池检测模块耦接于第一电源,用以测量第一电源的一电流信号及一电压信号。控制模块耦接于电池检测模块并包含一控制器及一数据库,控制器接收电流信号及电压信号,且依据电流信号及电压信号而产生一第一功率。其中,数据库包含三相电动机的多个数据,控制器依据多个数据而产生一第二功率。其中,控制器比对第一功率及第二功率而产生一检测结果。
借此,本发明的功率检测装置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与数据,再通过控制模块比对当下三相电动机的功率,可达到全方位监控各功率元件。
根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功率检测装置,其中车辆驱动系统操作于一发电模式或一驱动模式,当车辆驱动系统处于发电模式时,第一功率为一发电输出功率,第二功率为一发电输入功率。当车辆驱动系统处于驱动模式时,第一功率为一驱动输入功率,第二功率为一驱动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