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卷自动包装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5086.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7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菅磊;刘旺;丁克;罗祯伟;邹志强;梁先仁;陈伟;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04 | 分类号: | B65B5/04;B65B25/00;B65B43/12;B65B43/30;B65B35/20;B65B51/06;B65B6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李亚东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包装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卷自动包装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瓦楞纸缠绕部、内袋套袋部和外袋套袋部,瓦楞纸缠绕部安装于第一包装工序位,内袋套袋部和外袋套袋部分别安装于第二包装工序位和第三包装工序位,二者的位置可互换;三个工序位的排布位置与盘卷的流转方向相适应;瓦楞纸缠绕部通过缓存料架存放瓦楞纸;传送单元从缓存料架上吸取瓦楞纸传送至放料单元上方,并将瓦楞纸打开成门字型;放料单元将瓦楞纸传送至捆扎单元,捆扎单元再将瓦楞纸传送至盘卷的对应位置,将瓦楞纸包扎固定;内袋套袋部用于将内袋包材送入盘卷内腔,并包扎固定;外袋套袋部用于将外袋包材套接在盘卷外表面,并包扎固定。本发明提高了盘卷包装效率,并可实现无人化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卷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卷自动包装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高端工业线材对外观质量的要求,为防止成品线卷在转运与存放过程中锈蚀或被擦伤,需要对线材盘卷进行包装。对盘卷的包装一般包括三道工序:瓦楞纸保护层包装、外袋套袋包装及内袋套袋包装。
目前,对盘卷的包装普遍采用人工作业,其中每一道工序至少需要三个人配合完成。对于瓦楞纸保护层包装,需使其中一人驾驶叉车,用货叉将盘卷从C型钩上取出;另外两人分列盘卷两侧,分别手持瓦楞纸一端,在盘卷悬空状态下作业。两人以自下向上的方式将瓦楞纸包覆于盘卷上,并通过魔术贴固定;对于外袋套袋包装,同样需要一人驾驶叉车,用货叉将盘卷从C型钩上取出;另外两人撑开打包袋,套在盘卷外部,然后将打包袋两端封口,完成外袋套袋。再对于内袋套袋包装,也是需要一人驾驶叉车,用货叉将盘卷从C型钩上取出;另外两人撑开打包袋,套在盘卷外部,然后将盘卷放置于地面,工人由一侧钻进盘卷将打包袋一端封口后,再由另一侧将打包袋顶入盘卷内部直到边端顶出,然后撑开打包袋,在盘卷两端扎紧固定,完成内袋套袋。
以上描述的人工作业方式,对人员操作技术熟练度依赖程度较高,并存在极大的人力消耗;同时,人工包装很难保证各工序包装质量的一致性并且包装效率低。另外,人工包装操作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机构组件的自动执行完成对盘卷自动包装的设备,保证包装质量并实现包装的一致性,同时提高包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手段对盘卷进行外包装,效率低并且包装质量很难保证的缺陷,提供一种盘卷自动包装设备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卷自动包装设备,包括瓦楞纸缠绕部、内袋套袋部和外袋套袋部,瓦楞纸缠绕部安装于第一包装工序位,内袋套袋部和外袋套袋部分别安装于第二包装工序位和第三包装工序位,二者的位置可互换;三个工序位的排布位置与盘卷的流转方向相适应;所述瓦楞纸缠绕部包括缓存料架、传送单元、放料单元和捆扎单元,所述缓存料架用于存放折叠的瓦楞纸;传送单元用于从缓存料架上吸取单张瓦楞纸传送至放料单元上方,并与放料单元配合将瓦楞纸打开成门字型;放料单元用于将打开成门字型的瓦楞纸,传送至捆扎单元;捆扎单元用于将瓦楞纸经C型钩的开口处传送至盘卷的对应位置,并包覆在盘卷上,然后将瓦楞纸包扎固定;
内袋套袋部用于将内袋包材送入盘卷内腔,并包扎固定;
外袋套袋部用于将外袋包材套接在盘卷外表面,并包扎固定。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盘卷自动包装设备中,所述内袋套袋部包括开卷单元、撑圆单元、捅料单元、打包单元和盘卷升降单元;盘卷悬挂在C型钩上,并通过盘卷升降单元支撑;打包单元设置于捅料单元上,捅料单元位于盘卷轴向的一侧,开卷单元位于盘卷轴向的另一侧;撑圆单元位于开卷单元和捅料单元之间;开卷单元用于缓存内袋包材;撑圆单元用于将内袋包材从开卷单元处取走后撑圆,并搬运至捅料单元上;捅料单元用于将内袋包材送入盘卷内部;打包单元用于将盘卷内部的内袋包材与盘卷包扎固定;盘卷升降单元用于适应性调整盘卷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5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