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410.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董静;李旭;李福崇;宋同江;张华强;龚光碧;郑聚成;李晶;梁滔;汤海鲲;陶惠平;丛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C19/25 | 分类号: | C08C19/25;C08F236/10;C08F212/08;C08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聚丁苯橡胶 官能化 支化 制备 共聚反应 加成反应催化剂 硅氢加成反应 单体转化率 含氢硅氧烷 结构调节剂 抗湿滑性能 耐磨性 硅氧基团 滚动阻力 选择性硅 白炭黑 苯乙烯 丁二烯 分子链 硅氧烷 相容性 引发剂 有机锂 长链 凝聚 | ||
1.一种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分子链中含有硅氧烷的线性支化结构,具有图(a)所示的结构式:
其中,x为聚丁二烯1,4聚合链节数,y为聚丁二烯1,2聚合链节数,z为聚苯乙烯链节数;R1、R2、R3为含有6~12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或芳基,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分子链中苯乙烯含量为10wt%~40wt%,合成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分子链是线型或星型结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数均分子量为100,000~400,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2.0。
3.一种利用α-选择性硅氢加成反应制备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氮气保护下,在一种或多种烃类溶剂中,加入苯乙烯、丁二烯单体,以有机锂作为引发剂,加入结构调节剂,在50~100℃反应30~120min,进行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无规共聚;
(2)单体转化率达到100%后,向聚合釜中加入长链含氢硅氧烷,并加入α-选择性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和助剂,进行α-位的硅氢加成反应,得到链中含有硅氧烷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溶剂选自直链烷烃、芳烃、环烷烃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直链烷烃选自戊烷、己烷、辛烷、庚烷;所述芳烃选自苯、甲苯、乙苯;所述环烷烃选自环戊烷或环己烷;所述烃类溶剂的加入量为苯乙烯和丁二烯总单体重量的300wt%~1000w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有机锂,有机锂的用量为0.2~3mmol毎100克总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锂选自烷基锂、芳基锂、芳烷基锂、环烷基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调节剂为醚类或胺类,结构调节剂的加入量为有机锂的20wt%~2000w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醚类结构调节剂选自四氢呋喃、四氢糠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乙醚、乙基甲醚、苯甲醚、二苯醚;所述胺类结构调节剂选自四甲基二乙烯基二胺、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含氢硅氧烷通式为
其中R1、R2、R3为含有6~12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或芳基,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长链含氢硅氧烷的加入量为4~60mmol每100克总单体。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选择性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为Ⅷ族金属的化合物或络合物,所述α-选择性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选自铂、铑、铁、镍的化合物或络合物;催化剂的加入量为长链含氢硅氧烷的0.1wt%~20wt%。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化型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α-选择性硅氢加成反应的助剂为醇类或弱亲极性的胺类,所述醇类助剂选自甲醇、乙醇;所述胺类助剂选自苯胺、吩噻嗪、嘧啶;醇类或胺类助剂的加入量为长链含氢硅氧烷的0.01wt%~3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4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