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3669.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4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照强;张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工三六五机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工作和生活质量提出了不断增长的要求,希望获得更多、更方便、更舒适的服务;服务机器人作为21世纪高技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引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而形成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产业,但是目前的机器人大部分是齿轮传动,导致机器人移动不方便,显得笨重,且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移动灵活、且机械手灵活的机器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包括机械手、机械臂、支撑架、底座和供能电源,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械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机械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支撑架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机械臂和所述机械手,所述供能电源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两端用于对所述机械手和所述机械臂供能,所述机械臂包括大臂、小臂和肩部,所述大臂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肩部转动地连接,所述小臂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大臂转动地连接,所述大臂包括第一上大臂、第二上大臂和下大臂,所述第一上大臂和所述第二上大臂卡接组成上大臂,所述上大臂与所述下大臂可旋转连接,所述小臂包括第一上小臂、第二上小臂和下小臂,所述第一上小臂与所述第二上小臂卡接组成上小臂,所述上小臂和所述下小臂可旋转连接,所述下小臂下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手掌的连接凸块和连接槽,所述大臂内部和小臂内部均安装有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手包括手掌和五根手指。
作为优选,所述手指包括手指掌骨、手指第一中节骨、手指第二中节骨和手指远节骨,所述手指掌骨、所述手指第一中节骨、所述手指第二中节骨和所述手指远节骨依次连接,所述手指掌骨和所述手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指内部设置有尼龙线和弹片。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小臂上设置有窗口。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手和所述机械臂上设置有多个力位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安装于导轨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包括机械手、机械臂、支撑架、底座和供能电源,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械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机械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支撑架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机械臂和所述机械手,所述供能电源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两端用于对所述机械手和所述机械臂供能,所述机械臂包括大臂、小臂和肩部,所述大臂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肩部转动地连接,所述小臂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大臂转动地连接,所述大臂包括第一上大臂、第二上大臂和下大臂,所述第一上大臂和所述第二上大臂卡接组成上大臂,所述上大臂与所述下大臂可旋转连接,所述小臂包括第一上小臂、第二上小臂和下小臂,所述第一上小臂与所述第二上小臂卡接组成上小臂,所述上小臂和所述下小臂可旋转连接,所述下小臂下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手掌的连接凸块和连接槽,所述大臂内部和小臂内部均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的下大臂可相对于上大臂旋转350度,下小臂相对于上小臂可旋转350度,且大臂可相对于肩部转动180度,小臂可相对于大臂转动350度,相比于传统的锥齿轮传动,本机器人手臂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质量较轻,生产成本低,且本机器人手臂自由度高,可完成高难度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机械手--1,手掌--11,手指--12,手指掌骨--121,手指第一中节骨--122,手指第二中节骨--123,手指远节骨--124,机械臂--2,大臂--21,第一上大臂--211,第二上大臂--212,下大臂--213,上大臂--214,小臂--22,第一上小臂--221,第二上小臂--222,下小臂--223,上小臂--224,窗口--225,凸块--226,连接槽--227,肩部--23,第一转轴--24,第二转轴--25,支撑架--3,底座--4,供能电源--5,驱动电机--6,导轨--7,尼龙线--8,弹片--9,力位传感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工三六五机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工三六五机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3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