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椭圆齿轮副变速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6744.9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庆路 |
主分类号: | F16H37/02 | 分类号: | F16H37/0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椭圆 齿轮 变速箱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椭圆齿轮副变速箱结构,包括主链轮副和从链轮副、链条,主链轮副、从链轮副至少一个为双椭圆调径结构,双椭圆调径结构包括传动盘,传动盘设变径链轮副,变径链轮副包括齿轮离合轴、调位齿轮、移位齿轮、变径轴、变径链轮,齿轮离合轴与调位齿轮偏心连接,调位齿轮与移位齿轮啮合,由于调位齿轮与移位齿轮相互啮合,调位齿轮转动会让移位齿轮位于最外侧的齿、变径链轮位于最外侧的链轮齿往传动盘的轴心靠近,使得主链轮副或从链轮副的有效外径变小,这样就实现了换挡、调速的功能。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链轮、链条连接的结构,所以能承受很大的载荷,而且也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本发明用于汽车的换挡、调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椭圆齿轮副变速箱结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主要指的是汽车的变速箱,它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液压变距系统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现有的变速箱,换挡较为平顺的是CVT无级变速箱,但是CVT技术也有它的弱点,比如传动带容易损坏,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等等,这些技术上的难关使得它一直以来多应用在小排量、低功率的汽车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挡平顺的、能承受大载荷的偏心圆齿轮副变速箱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椭圆齿轮副变速箱结构,包括主链轮副和从链轮副、与主链轮副和从链轮副连接的实现传动的链条,主链轮副、从链轮副至少一个为双椭圆调径结构,所述双椭圆调径结构包括与主轴固定连接的传动盘,传动盘上设有以传动盘的轴心为基点环形均布的至少三个变径链轮副,所述变径链轮副包括与传动盘连接的齿轮离合轴、椭圆形的调位齿轮、椭圆形的移位齿轮、变径轴、与移位齿轮固定连接的椭圆形的变径链轮,齿轮离合轴在调位齿轮的中心与调位齿轮连接,调位齿轮与齿轮离合轴用第一离合结构连接,调位齿轮可在齿轮离合轴上转动,调位齿轮与移位齿轮啮合,移位齿轮可在变径轴上转动,变径轴与移位齿轮的中心连接,调位齿轮靠近传动盘的轴心,移位齿轮远离传动盘的轴心,传动盘上设有调径组件,调径组件包括与传动盘共轴的调径轮,所述调径轮上设有调径齿,所述调径齿可与调位齿轮啮合,调径轮与传动盘用第二离合结构连接,使得调径轮可相对于传动盘转动,从而带动调位齿轮转动,令移位齿轮位于最外侧的齿与传动盘的轴心发生变化,使得变径链轮位于最外侧的齿与传动盘的轴心发生变化,最终实现调节主链轮副或从链轮副的有效外径的调节,变径链轮与链条连接;调径轮上仅设有一个调径齿;调径轮上设有调齿槽,调齿槽内设有调径齿,调径齿可在调齿槽内滑动,从而实现让调径齿转动路径与调位齿轮相交或调位齿轮转动路径与调位齿轮相离;调位齿轮、移位齿轮的形状、大小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变径链轮和移位齿轮的分度圆轴向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离合结构包括滑键、与滑键连接的离合驱动器,滑键可在齿轮离合轴上滑动,从而实现齿轮离合轴与调位齿轮的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庆路,未经平庆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