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8421编码可控流量高压气体压力精确控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7311.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8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咸宝金;任大呈;张江桥;孙海涛;杜光宇;王萍;王慧龙;闫磊;姜祝;焦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电磁阀 节流孔板 高压连接 控制结构 流量高压 气体压力 高压输 可控 出口压力传感器 入口压力传感器 高压气体流量 气源入口 压力计量 压力控制 控制器 超调量 入口处 并联 气源 响应 出口 | ||
本发明属于压力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8421编码可控流量高压气体压力精确控制结构。高压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为气源入口和高压输出口,气源入口处设置有入口压力传感器,高压输出口处设置有出口压力传感器,高压连接管路上设置有4#高频电磁阀和4#节流孔板,另外还设置有三组高频电磁阀和节流孔板与4#高频电磁阀和4#节流孔板并联,分别为3#高频电磁阀和3#节流孔板、2#高频电磁阀和2#节流孔板、1#高频电磁阀和1#节流孔板,控制器通过控制4#高频电磁阀、3#高频电磁阀、2#高频电磁阀和1#高频电磁阀来调节流量和压力。本发明在调节过程中可实现高压气体流量控制稳定,重复性好;压力控制精度高,无超调量,响应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力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8421编码可控流量高压气体压力精确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自动压力调节方式为PID调节,由调节器将生产过程参数的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后根据一定的调节规律产生输出信号推动执行器消除偏差量,使该参数保持在给定值附近或按预定规律变化。一般情况调节器输出的是一个阶跃控制信号来控制调节阀等执行设备。为了使调节响应时间快速,将比例积分微分相结合整定一个合理的参数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在调压过程中,无论参数设置的多么合理,PID调节方式都会在调节过程达到设定值前经历一个振荡过程,目标压力存在超调现象。当被试验产品容积较小时,该超调现象尤为严重。由于大多数情况被试验的设备内都是由零压力开始增加的,在设定目标压力后,这时反馈信号值为零,比较偏差为最大值。于是调节器输出很大,调节阀与其他执行器此时会开到最大开度。然后反馈压力有可能会快速上升,在瞬间就达到目标压力值。调节器输出立即输出为零,但是由于执行器的响应速度又达不到,反馈压力快速上升,于是就会出现压力超调。
在航天领域,某些产品在进行气密试验时,产品是不允许超压的,否则会由于对产品质量造成隐患,导致产品报废。因此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某些航天产品试验需求,迫切需要新的高压气体压力精确控制结构来适应新的试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8421编码可控流量高压气体压力精确控制结构,可有效避免系统超压,并且具有调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8421编码可控流量高压气体压力精确控制结构,包括气源入口、入口压力传感器、高压连接管路、出口压力传感器、高压输出口、4#节流孔板、4#高频电磁阀、3#节流孔板、3#高频电磁阀、2#节流孔板、2#高频电磁阀、1#节流孔板、1#高频电磁阀和控制器;高压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为气源入口和高压输出口,气源入口处设置有入口压力传感器,高压输出口处设置有出口压力传感器,高压连接管路上设置有4#高频电磁阀和4#节流孔板,另外还设置有三组高频电磁阀和节流孔板与4#高频电磁阀和4#节流孔板并联,分别为3#高频电磁阀和3#节流孔板、2#高频电磁阀和2#节流孔板、1#高频电磁阀和1#节流孔板,控制器通过控制4#高频电磁阀、3#高频电磁阀、2#高频电磁阀和1#高频电磁阀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进行流量调节时,将介质气源与气源入口连接,将试验产品与高压输出口连接,启动控制器,并设定调节目标标况流量,控制器根据4#节流孔板、3#节流孔板、2#节流孔板和1#节流孔板的节流面积及气源入口压力计算控制编码,发送4#高频电磁阀、3#高频电磁阀、2#高频电磁阀和1#高频电磁阀动作指令,调节过程中,控制器根据入口压力传感器及出口压力传感器的变化实时调整控制编码,实现高压气体流量稳定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