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远端临场交互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4080.5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辰光;黎伟豪;王若薇;苏春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3/00;B25J1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远端 临场 交互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远端临场交互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分身乏术的情况日渐增多,因此促使了移动式远程交互的发展。刚开始,由于互联网的诞生,为了跟上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实用新型了网络视频,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在室内同时与多个人接触交流。但人们仍不满足,经过多年的发展,远程交互已经有不少新的产品诞生。例如Anybots公司的Anybots QB移动机器人以及美国Double Robotics公司的Double机器人。这两款产品的功能都非常相似,都主要是实现用户的“分身”能力,让用户在室内远程控制移动机器人去出席会议、上班办公以及出差。但目前市面上的这些产品的交互体验都比较差,基本只有一个屏幕显示和生硬的骨架支架,远端与机器人交互的人只能与冰冷的机器交互。如果将远程机器人设计成更加贴合人类、外形更加像人类、使其具有用户的实时脸部表情,这样定能增强远端与之交互的人产生亲切感,缩短机器与人之间的“距离”。另外,对于本地端用户,其临场感的体验十分重要。如果能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本地端用户上,使本地端用户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其视野与远程机器人同步,这样必定可以增强本地端用户的临场感。
近几年来,产生了许多与该专利相关的论文和专利,分别如下:
1、中国公开专利号:CN104898652A,名称:与一个可移动的远程机 器人相互交流。该设备,可以使用户远程采集到该设备的各种信息,使得用户与外界交流,同时它的上肢也可以作出一定的运动,但该设备的外形比较生硬,不够美观,同时不能出色展现出用户的情景信息,交互体验差,本地端用户的临场感差。
2、中国公开专利号:CN103802108A,名称:远程协助办公机器人。该专利描述的设备可以满足人类在办公室的一般工作,如影音交流、远程巡视工作现场、远程文件传输以及参与远程视频会议等等。但同样,该设备的外形比较生硬,不贴合人类间交互的审美,对用户的情景状况还原程度比较低。同时没有考虑到本地端用户的临场感。
3、中国公开专利号:CN102755194A,名称:一种远程监护机器人。该设备可以通过它上面的各种生命状况探测器监护病人的生命健康情况,能够与病人有一定程度的交互,但其可交互的功能比较少,而且该设备的外观同样比较生硬,不符合人类的审美,没有对用户的情景状况进行还原,导致交互体验很差。更为重要的是其本地端用户的临场感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如远程移动机器人无法显示用户情景情况,交互体验差、用户临场感差等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远端临场交互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移动式远端临场交互平台,所述平台由人类仿真头部1、人类仿真躯体5、移动平台承重支架8、移动底座机器人9依次由上至下连接组成,
所述人类仿真头部1包括第一半透明玻璃板2、第一投影仪10以及头 部外壳,所述第一投影仪10将本地端用户头部的影像信息投影在所述第一半透明玻璃板2上,使得所述人类仿真头部1拥有本地端用户的面部表情;
所述远端用户是指与移动式远端临场交互平台交流的用户,同时,对应的,本地端用户是指操控移动式远端临场交互平台的用户。
所述人类仿真躯体5包括第二半透明玻璃板7、第二投影仪11以及躯体外壳,所述第二投影仪11将远端用户躯体的影像信息投影在所述第二半透明玻璃板7上,使得所述人类仿真躯体5拥有远端用户的躯体情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投影仪10以及所述第二投影仪11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半透明玻璃板2以及所述第二半透明玻璃板7放置的,所述第一投影仪10以及所述第二投影仪11分别包括一个投影仪影像转向装置,用于将将平行的影像分别转向到对应的半透明玻璃板上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投影仪影像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板a1、镜面玻璃a2以及固定板a3,所述固定板a1、所述镜面玻璃a2以及所述固定板a3形成一个45°角将投影仪竖直的画面转向成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人类仿真躯体5上设置有微型麦克风6、3D摄像头3和音箱4,所述微型麦克风6用于采集平台周围的声音信号,所述3D摄像头3用于采集平台周围的影像信号,所述音箱4用于播放用户的声音。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平台承重支架8起到承重作用并支持上下高度调节,通过所述移动平台承重支架8可调节所述人类仿真躯体5和所述人类仿真头部1的位置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4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视觉引导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信息推送装置、服务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