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1110.0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9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林纪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勇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18016 辽宁省丹东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隧道 避难 通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救生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
背景技术
煤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而煤在开采的过程中,易发生瓦斯爆炸、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矿井失火、顶板塌方等。为了能够减少人员的伤亡,人们设置了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
相关技术中的避难硐室是煤矿井下唯一可选择的避难场所;其中,避难硐室为设置在矿井下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内设置有独立的电力系统、储水系统以及供氧系统等供人们生活的必备设施。当煤矿井下灾难发生时,井下人员戴上自救器奔向避难硐室避难。但是,由于其位置固定,需要借助自救器,而自救器只有不超过45分钟自救时限,救生设施的远近、巷道内的损毁、人员的伤情、直接影响逃生自救。而移动救生舱,其为设置在巷道内密闭性舱体结构,舱内也设置有独立的电力系统、储水系统以及供氧系统等供人们生活的必备设施,且移动救生舱还能够以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但是,当煤矿井下灾难发生时,由于巷道内可能会存在坍塌下来的硬物会阻碍移动救生舱移动,所以,亦需要井下人员戴上自救器奔向移动救生舱。
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的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在自救器的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能够满足分布在井下各个角落中的人员的需求,使得人员伤亡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包括若干有门隧道舱和若干无门隧道舱;每个有门隧道舱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且其侧壁上设置有供人进出的舱门;每个无门隧道舱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若干有门隧道舱与若干无门隧道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并组成避难通道;避难通道,沿煤矿井下的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且其两端均封闭。
进一步地,避难通道的一端设置在巷道内;另一端设置有供人通过的通道门,所述避难通道设置有通道门的一端通过所述通道门与地表外界连通或者与避难硐室连通。
进一步地,每个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无门隧道舱均包括内壁钢板和外壁钢板;内壁钢板和外壁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钢带,若干钢带相互平行,且将内壁钢板和外壁钢板连接在一起;每个钢带分别与内壁钢板和外壁钢板垂直,相邻的两个钢带与内壁钢板和外壁钢板围成腔室;每个腔室内放置有阻燃保温材料;外壁钢板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加固钢梁;每个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无门隧道舱的底部均设置地梁,地梁用于支撑有门隧道舱或者无门隧道舱;
和/或,
每个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无门隧道舱的底面上均设置有牵引口,用于与供牵引车连接;
和/或,
每个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无门隧道舱的底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瓦座轴承的安装孔,用于临时安装车轮。
进一步地,每个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无门隧道舱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插槽;连接插槽包括连接部和用于与连接板相互配合的插槽部;连接部呈板状,其设置在有门隧道舱或者无门隧道舱的一端边沿上;插槽部设置在连接部靠近巷道侧壁的边沿上。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还包括控制室,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控制室内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器;显示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避难通道内设置有报警系统、照明设备、摄像头、扬声器和通讯设备;报警系统、照明设备、摄像头、扬声器和通讯设备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有门隧道舱的舱门处还设置有人员定位读卡器,人员定位读卡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确定所述避难通道内的人数。
进一步地,避难通道内设置有送风管、回风管;送风管、回风管的一端均与避难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用于供避难通道内与地面上的空气交流;送风管还设置有接力送风机,接力送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地面上的空气输送至避难通道内;回风管还设置有接力回风机,接力回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避难通道内的空气输送至地表外界。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还包括消防泵和喷淋头;消防泵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喷淋头设置避难通道外表面的顶部,且与消防泵连通,消防泵用于向喷淋头供水,并向避难通道的外壁钢板喷水;
和/或,
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还包括水泵和饮水管;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饮水管的一端设置在避难通道内,另一端与水泵连通,用于供避难通道内的人饮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勇,未经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频发动机曲轴箱增压控制阀
- 下一篇:柔性螺旋状导风筒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