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1110.0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9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林纪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勇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18016 辽宁省丹东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隧道 避难 通道 系统 | ||
1.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有门隧道舱和若干无门隧道舱;
每个所述有门隧道舱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且其侧壁上设置有供人进出的舱门;
每个所述无门隧道舱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
若干所述有门隧道舱与若干所述无门隧道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并组成避难通道;所述避难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且其两端均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通道的一端设置在巷道内;另一端设置有供人通过的通道门,所述避难通道设置有通道门的一端通过所述通道门与地表外界连通或者与避难硐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所述无门隧道舱均包括内壁钢板和外壁钢板;
所述内壁钢板和所述外壁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钢带,若干所述钢带相互平行,且将所述内壁钢板和所述外壁钢板连接在一起;每个所述钢带分别与所述内壁钢板和所述外壁钢板垂直,相邻的两个所述钢带与所述内壁钢板和所述外壁钢板围成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放置有阻燃保温材料;所述外壁钢板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加固钢梁;
每个所述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所述无门隧道舱的底部均设置地梁,所述地梁用于支撑所述有门隧道舱或者所述无门隧道舱;
和/或,
每个所述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所述无门隧道舱的底面上均设置有牵引口,用于与供牵引车连接;
和/或,
每个所述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所述无门隧道舱的底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瓦座轴承的安装孔,用于临时安装车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有门隧道舱和每个所述无门隧道舱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插槽;
所述连接插槽包括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连接板相互配合的插槽部;所述连接部呈板状,其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或者所述无门隧道舱的一端边沿上;所述插槽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靠近巷道侧壁的边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室,所述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避难通道内设置有报警系统、照明设备、摄像头、扬声器和通讯设备;所述报警系统、所述照明设备、所述摄像头、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通讯设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有门隧道舱的舱门处还设置有人员定位读卡器,所述人员定位读卡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确定所述避难通道内的人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通道内设置有送风管、回风管;
所述送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均与所述避难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用于供所述避难通道内与地面上的空气交流;
所述送风管还设置有接力送风机,所述接力送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地面上的空气输送至所述避难通道内;
所述回风管还设置有接力回风机,所述接力回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所述避难通道内的空气输送至地表外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防泵和喷淋头;
所述消防泵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喷淋头设置所述避难通道外表面的顶部,且与所述消防泵连通,所述消防泵用于向所述喷淋头供水,并向所述避难通道的外壁钢板喷水;
和/或,
还包括水泵和饮水管;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饮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避难通道内,另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用于供所述避难通道内的人饮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水井;
所述避难通道底面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道用于将所述避难通道内的水排出;
所述沉水井设置在所述避难通道的低洼处,且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用于接收所述排水管道内的水;
所述沉水井内设置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沉水井内的水排至地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勇,未经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1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频发动机曲轴箱增压控制阀
- 下一篇:柔性螺旋状导风筒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