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预冷的溶液调湿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5527.5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拴强;刘立红;吕学勇;刘凯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拴强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F24F12/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冷 溶液 空调 系统 | ||
1.带预冷的溶液调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冷却装置(1)和溶液再生单元,除湿冷却装置(1)内设有直接蒸发盘管,除湿冷却装置(1)的底部具有进风口,除湿冷却装置(1)的顶部具有出风口,除湿冷却装置(1)的出风口通过管路与热湿换热芯体组件的进风口相连,热湿换热芯体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热湿换热芯体(2),每个热湿换热芯体(2)的底部分别具有进风口,每个热湿换热芯体(2)的顶部分别具有出风口,一个热湿换热芯体(2)的进风口和另一个热湿换热芯体(2)的出风口通过风管相互串联连成一个除湿换热通道,每个热湿换热芯体(2)的下方分别设有除湿溶液槽(3),每个除湿溶液槽(3)的下部分别与除湿溶液管路(4)的进口相连,每个除湿溶液管路(4)的中部分别串联有除湿循环溶液泵(5)和蒸发式板式换热器(6)的外循环通路,每个除湿溶液管路(4)的出口与安装在热湿换热芯体(2)内上部的喷溶液装置相连;
所述溶液再生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热湿交换芯体(7),每个热湿交换芯体(7)的底部分别具有进风口,每个热湿交换芯体(7)的顶部分别具有出风口,一个热湿交换芯体(7)的进风口和另一个热湿交换芯体(7)的出风口通过风管相互串联连成一个再生换热通道,每个热湿交换芯体(7)的下方分别设有再生溶液槽(8),每个再生溶液槽(8)的下部分别与再生溶液管(9)的进口相连,每个再生溶液管(9)的中部分别串联有再生循环溶液泵(10)和冷凝式板式换热器(11)的外循环通路,每个再生循环溶液泵(10)的出口与安装在热湿交换芯体(7)内上部的喷溶液装置相连;
每个所述蒸发式板式换热器(6)内的制冷剂循环通路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12)的入口相连,压缩机(1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每个所述冷凝式板式换热器(11)的制冷剂循环通路的入口相连,每个所述冷凝式板式换热器(11)的制冷剂循环通路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膨胀阀(13)的入口相连,膨胀阀(1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每个所述蒸发式板式换热器(6)的制冷剂循环通路的入口相连;
所述除湿冷却装置(1)内的直接蒸发盘管的进液口通过串联有循环泵(21)的管路与所述膨胀阀(13)的出口端相连,除湿冷却装置(1)内的直接蒸发盘管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12)的入口端相连;
每个所述除湿溶液槽(3)下部的出口分别通过串联有除湿溶液泵(14)的除湿溶液出口管路(15)与板式换热器(16)的左换热通道的进口相连,该板式换热器(16)的左换热通道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一个所述再生溶液槽(8)的进口相连;
每个所述再生溶液槽(8)下部的出口分别通过串联有再生溶液泵(17)的再生溶液出口管路(20)与所述板式换热器(16)的右换热通道的进口相连,该板式换热器(16)的右换热通道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一个所述除湿溶液槽(3)的进口相连;
每个所述再生溶液槽(8)与补水管(18)的出口相连,补水管(18)上串联有截门或补水阀(1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预冷的溶液调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湿换热芯体(2)、所述热湿交换芯体(7)、所述除湿溶液槽(3)、所述再生溶液槽(8)的数量同为2个或3个或4个或5个或6个,所述压缩机(12)和所述膨胀阀(13)的数量为2个或3个或4个或5个或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拴强,未经刘拴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55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焖虾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营养复合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