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d/ZnO/C复合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7268.X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巧霞;毛宏敏;刘明爽;徐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60 | 分类号: | B01J23/60;H01M4/9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d zno 复合 纳米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催化剂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乙醇具有高催化活性Pd/ZnO/C复合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燃料电池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小分子化合物比如甲醇、乙醇等物质来源广泛,可以用在燃料电池中直接做燃料。但是甲醇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毒性,会对人身产生危害,而乙醇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用于一些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上,关于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研究更受关注[1-5]。Pt是一种对乙醇氧化研究比较多的金属,但是乙醇的完全氧化反应是一个12电子的反应,在纯金属Pt上的反应缓慢而且它对乙醇氧化的最终产物大部分是乙酸,并不是CO2[6-7],在乙醇的氧化过程中,会生成一些类CO的中间产物,会造成Pt催化剂中毒,催化活性会明显下降。
研究表明,在催化剂中加入氧化物会提高对乙醇的氧化能力,抵制CO中毒。Pang[8]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O2-CNTs/Pt 催化剂,该催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对乙醇有很高的催化活性,SnO2的引入使得催化剂的长时间循环性能更好。Zhang[9]等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厚约2nm)的Pt/CNTSnO2催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对乙醇的氧化电流是Pt/C 的1.57倍。B.RuizCamacho[10]研究发现在加入氧化物SnO2,TiO2,ZnO制备Pt/SnO2/C,Pt/TiO2/C和Pt/ZnO/C相对于Pt/C都有比较好的电催化性能,但是Pt/ZnO/C的催化稳定性不好。而且Pt本身的昂贵,储量有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较而言Pd的价格相对便宜,储量丰富,用Pd代替Pt,可以降低醇类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成本.在碱性溶液中Pd/C相对于Pt/C对乙醇有更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抗CO中毒能力[11]。
鉴于ZnO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在碱性溶液中对乙醇有较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Pd/ZnO/C,传统的实验室制备Pt/ZnO/C催化剂所需的设备复杂,且产率低,本发明先合成氧化锌,原材料便宜,操作简单,且产率较高,再负载金属Pd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与Pd/C催化剂相比,催化活性有明显提高。由于目前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研究有限,以及各个实验体系不同等原因,尚无本发明的类似报道。
参考文献
[1] Song SQ, Zhou WJ, Zhou ZH, Jiang LH, Sun GQ, Xin Q, et al.Direct ethanol PEM fuel cells:the case of platinum based anodes[J].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05;30:995-1001
[2] Lamy C, Rousseau S, Belgsir EM, Coutanceau C, Leger JM.Recent progress in the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develo pment of new platinum -tin electrocatalysts[J]. Electrochim Acta 2004; 49:3901-3018
[3] Rousseau S, Coutanceau C, Lamy C.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DEFC): electrical performances and react ion products distribution under operating conditions with different platinum-based anodes[J]. J Power Sources 2006;158:18-24
[4]Antolini E. Catalysts for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J]. J. Power Sources 2007; 170: 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2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塑保温板
- 下一篇:管道下料辅助划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