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CIK细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5499.7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岱清;兰克涛;马伟;魏晓芳;赵鹏;解西河;李长优;孙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岱清 |
主分类号: | C12N5/078 | 分类号: | C12N5/0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266042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cik 细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CIK细胞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用于肿瘤生物治疗最有效的细胞之一。与过去过继免疫治疗所使用过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LAK)和CD3单抗活化的杀伤细胞(CD3AK)相比,CIK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增殖能力和更强的抗肿瘤细胞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
CIK细胞治疗肿瘤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输注细胞的数量和杀伤活性。目前传统的CIK细胞制备方法是先分离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用适合于淋巴细胞的培养液,加入适量的CD3单克隆抗体、IL-2,IFN-γ等细胞因子将淋巴细胞培养成CIK细胞。如《CIK细胞的制作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隋承光等,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第34卷,第3期,210-211)公开了一种传统的CIK细胞制备方法,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人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分离,取界面层细胞,PBS洗涤2次,悬浮于AIM-V无血清培养基中,调整细胞浓度1×106/ml,于当日加入IFN-γ,24h后加入CD3McAb,IL-2,IL-1α,在37℃,5%二氧化碳孵箱中培养制成。该方法利用IFN-γ使CIK细胞大量扩增,但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却随着细胞的扩增有下降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制备CIK细胞的方法在使CIK细胞大量扩增的同时,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却下降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CIK细胞的数量,又可以提高其杀伤活性的制备CIK细胞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CIK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外周血中采集和分离单个核细胞;
b、将步骤a得到的单个核细胞置于适于淋巴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CD3单克隆抗体、IL-2,IFN-γ,将淋巴细胞培养成CIK细胞;
c、在步骤b的培养液中培养8-15天后,再加入IFN-α和IL-2继续培养2-6天。
所述步骤c培养液中IFN-α的含量为100u/ml-1000u/ml,IL-2的浓度为100u/ml-500u/ml。
所述步骤c培养液中IFN-α的含量为500u/ml,继续培养的时间为3天。
所述步骤a中所述分离单个核细胞是经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分离,经贴壁除去单核细胞。
所述步骤b中培养基为无血清培养基。
所述步骤b中细胞浓度为0.5×106/ml-1.5×106/ml,CD3单克隆抗体10ng/ml-70ng/ml,IL-2浓度为100u/ml-500u/ml,IFN-γ浓度为100u/ml-1000u/ml,培养时间为72h以上。
所述步骤b中细胞浓度为1×106/ml,CD3单克隆抗体50ng/ml,IL-2浓度为3000u/ml,IFN-γ浓度为1000u/ml。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方法制备的CIK细胞。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首先按照常规方法将T淋巴细胞制备成CIK细胞,当细胞扩增至能满足临床治疗的细胞量时,加入IFN-α继续培养,既可以保证CIK细胞的数量,又可以提高其杀伤活性,MTT法检测表明利用本发明方法培养的细胞较不加IFN-α培养的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能高50%-1000%。经过对100多例临床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有效率(PR+CR+MR+SD)达到76%,其中PR+CR+MR达50%,不但提高了肿瘤晚期病人的生存期,还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岱清,未经高岱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类与花卉的混养装置、混养单元与混养车间
- 下一篇:芳香族阳离子肽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