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卷端部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767.6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王军;王金涛;刘军;熊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卷端部 质量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仪,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卷端部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企业的热轧连轧机生产线上,通常都要在卷取区域对带钢表面质量和钢卷成型质量进行检测,即在卷取前对带钢表面质量进行在线检测,在卷取后对部分钢卷进行开卷检查确认和取样。前者是利用机器视觉和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对热轧带钢的表面缺陷进行在线检测,而后者是通过质量检查机组辅助人工进行离线检查和取样。然而,对于钢卷的两侧端部缺陷,目前一般只能通过人工目测的方式进行检查。但是,由于现场处于高温辐射环境下,无法近距离观察,导致目测检查效率低且漏检率非常高。
另外,现有技术的带钢表面质量检测装置也无法适用钢卷端面检测。这是因为:首先,是检测位置不同,表面质量检测装置一般安装于精轧机和卷取机之间,是对带钢及其表面进行连续成像检测,而钢卷端部缺陷对钢卷的两个侧面进行检测;其次,是检测对象不同,表面质量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轧制过程中钢板上下表面,若用于检测已经成型的热轧钢卷两侧端面,存在着设备配置不相匹配的问题;第三,是检测缺陷的种类不同,表面检测装置主要检测压痕、铁皮、划伤、夹渣等表面缺陷,而钢卷端部主要检测的是边损、折边、折叠、松卷、毛刺、锯齿裂等边部或卷形缺陷。因此,利用现有的带钢表面质量检测装置是无法有效检测到包含这类缺陷的特征数据,更无法实现对端部缺陷的精确检测和及时反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卷端部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用以对钢卷两侧端部质量进行精确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钢卷端部质量检测系统包括:
一对成像装置,分别设于钢卷运输链两侧,对经过的钢卷两侧端部进行成像;
图像处理服务器,与热轧过程控制系统相连,接收来料钢卷信息,并对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缺陷识别;
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图像处理服务器输出钢卷宽度信息,对成像装置的焦距进行相应调整,并进行成像装置的成像时序控制;
图像操作终端,与图像处理服务器相连,用以实时查询历史图片信息和缺陷检测结果。
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
箱体,箱体内从上到下均匀布置有数套拍摄部件,每套拍摄部件包括一闪光灯和一相机,箱体的前板面上开有与闪光灯、相机相对应的照明孔和成像孔;
一套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包括一光电传感器和一光栅,光电传感器设于箱体内,光栅设于箱体的前板面外侧,并与光电传感器相对应;所述的箱体的前板面上还开有与光电传感器相对应的检测孔;
固定支架和供调节焦距的移动支架,闪光灯及光电传感器均设于固定支架上,相机均设于移动支架上,移动支架上还连接有驱动电机。
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一保护罩,罩设于箱体前板面的外侧,保护罩上也开有与检测孔、照明孔和成像孔相对应的数个通孔。
所述的图像处理服务器内设有数据库,用以存储钢卷信息以及相对应的标准图像和检测图像。
另一方面,一种钢卷端部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钢卷运输链两侧各设置一成像装置;
B.通过图像处理服务器与热轧过程控制系统相连,接收来料钢卷信息,并输出至可编程控制器;
C.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钢卷宽度信息,对成像装置的焦距进行相应调整,并控制成像装置进行成像;
D.将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输出图像处理服务器,并进行缺陷识别;
E.通过图像操作终端与图像处理服务器相连,进行实时查询历史图像信息和缺陷检测结果。
在步骤B中,所述的来料钢卷信息包括钢卷号、与之对应的钢卷宽度、厚度、出钢记号、卷取机号、炉号。
在步骤C中,所述的焦距调整具体为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钢卷宽度信息来启动成像装置的电机,并通过电机驱动移动支架,进行前后移动,以调整设于移动支架上的相机与钢卷端面间的距离;
所述的成像控制为通过成像装置的光电开关检测钢卷经过信号,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钢卷经过信号来控制相机进行拍照成像。
在步骤D中,通过图像处理服务器依次对输入的图像进行背景去除、缺陷识别、缺陷定位、储存图像和报警。
所述的背景去除包括如下步骤:增强对比度、阈值分割、膨胀腐蚀、边缘检测、确认背景区域和去除背景区域。
所述的缺陷识别包括如下步骤:图像增强、阀值分割、膨胀腐蚀、区域填充、特征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