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榛子叶片和花芽总RNA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3007.X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孟晓庆;侯智霞;苏淑钗;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榛子 叶片 花芽 rna 提取 方法 | ||
1.从植物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植物组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维生素C混合后,再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所述植物组织、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所述维生素C的配比为0.2g∶0.01g∶0.01g;
2)将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入到55-65℃的权利要求6所述提取液中,55-65℃保温10min,得到样品混合液;
3)对步骤2)得到的样品混合液进行RNA的抽提和RNA的沉淀,得到总RNA;所述抽提为用氯仿/异戊醇进行的抽提;所述氯仿/异戊醇是由氯仿与异戊醇按照24∶1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仿/异戊醇在抽提体系中体积百分含量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RNA的沉淀包括用LiCl对所述RNA进行沉淀的步骤;所述LiCl在沉淀体系中的终浓度为2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RNA的沉淀还包括用无水乙醇对所述RNA进行沉淀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A的抽提和所述RNA的沉淀包括如下步骤:
a)向所述样品混合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所述氯仿/异戊醇,混匀,于4℃12000r/min离心10min,回收上清液;
b)向步骤a)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所述氯仿/异戊醇,混匀,于4℃,12000r/min离心10min,回收上清液;
c)向步骤b)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LiCl,使其终浓度为2M,混匀后于4℃放置过夜,于4℃12000r/min离心30min,得到RNA沉淀;
d)将步骤c)所得的RNA沉淀用75%乙醇清洗,得到总RNA的粗提物;
e)将步骤d)得到的总RNA的粗提物用SSTE缓冲液溶解,加入等体积的所述氯仿/异戊醇,混匀,于4℃,12000r/min离心10min,回收上清液;
f)向步骤e)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2倍体积预冷的无水乙醇,混匀,于-20℃放置2h,于4℃,12000r/min离心30min,得到RNA沉淀;
g)将步骤f)得到的RNA沉淀用75%乙醇洗两次,再用无水乙醇洗一次,自然干燥,溶于100μl DEPC水,得到所述总RNA。
6.从植物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液的溶剂为水,溶质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ris-Cl、乙二胺四乙酸、三盐酸亚精胺、聚乙烯吡咯烷酮、氯化钠、β-巯基乙醇;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所述提取液中的含量为每100ml所述提取液中含有3g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所述Tris-Cl的终浓度为100mM,所述乙二胺四乙酸的终浓度为25mM,所述三盐酸亚精胺在所述提取液中的含量为每100ml所述提取液中含有0.05g所述三盐酸亚精胺,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所述提取液中的含量为每100ml所述提取液中含有3g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氯化钠的终浓度为2M,所述β-巯基乙醇的终浓度为体积百分含量5%。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6所述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组织为榛子组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或所述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组织为榛子的幼叶、雄花芽或成熟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0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