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托伐他汀钙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041.5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玉;王明浩;陈超;邢芸;倪洁;徐向阳;姬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40;A61P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刘成群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托伐 汀钙肠溶微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阿托伐他汀钙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该肠溶微丸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得到的,该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挤出滚圆法制备球状体或类球状体的空白丸芯;
b.将含有阿托伐他汀钙的水溶性包衣液喷涂到该空白丸芯上获得含药丸芯;或者,进一步对含药丸芯涂覆隔离物质;
c.将肠溶性聚合物包衣液喷涂到该涂覆了或未涂覆隔离物质的含药丸芯上获得阿托伐他汀钙肠溶微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步骤a空白丸芯配方中含有下列的原料:赋形剂100重量份,表面活性剂为赋形剂重量的0.1-8%,优选为2-6%,润湿剂为赋形剂重量的0.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空白丸芯中的赋形剂为药剂学上允许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非活性的固体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空白丸芯中的润湿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聚乙二醇400、聚丙醇、甘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肠溶性聚合物包衣液的配方由肠溶性聚合物、增塑剂、分散介质组成,其中,肠溶性聚合物选自苯二酸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酸树脂、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酯、琥珀酸醋酸羟丙甲纤维素、聚醋酸乙烯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塑剂选自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三醋酸甘油酯、枸橼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癸二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介质选自水、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包衣液中肠溶性聚合物的量为含药丸芯重量的5-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肠溶性聚合物包衣液配方还可以包含抗粘剂,其中,所述的抗粘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衣液中水溶性聚合物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聚乙二醇,其中,包衣液中水溶性聚合物的量为空白丸芯重量的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乙二醇、聚氧乙烯蓖麻油衍生物、泊洛沙姆、聚山梨酯、司盘、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单脂肪酸甘油酯、单脂肪酸甘油二酯、磷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空白丸芯的长径比为1.2∶1-1∶1,优选1.1∶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空白丸芯的粒径分布为0.1mm-2.5mm,优选0.5mm-0.8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含药丸芯与肠溶性聚合物之间还可以添加起隔离作用的隔离物质,其中,隔离物质可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蔗糖、盐类、聚乙二醇、聚维酮、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其中,隔离物质的量为空白丸芯重量的2-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肠溶性聚合物包衣液配方中包衣液中肠溶性聚合物的量为含药丸芯重量的5-12%;增塑剂为肠溶性聚合物用量的0~30%,抗粘剂为肠溶性聚合物用量的0~50%,其余为分散介质。
1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喷涂方法没有特殊的规定,可以选自包衣锅喷涂法、沸腾床喷涂法、离心造粒机喷涂法、流化床喷涂法,优选流化床喷涂法。
14.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阿托伐他汀钙肠溶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挤出滚圆法制备球状体或类球状体的空白丸芯;
b.将含有阿托伐他汀钙的水溶性包衣液喷涂到该空白丸芯上获得含药丸芯;或者,进一步对含药丸芯涂覆隔离物质;
c.将肠溶性聚合物包衣液喷涂到该涂覆了或未涂覆隔离物质的含药丸芯上获得阿托伐他汀钙肠溶微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0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