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夏天无总生物碱酸盐冻干物的制备方法及所得冻干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443.8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芳;黄春跃;蒋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66 | 分类号: | A61K36/66;A61K9/19;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9/10;A61P9/12;A61P25/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雁漪;谢燕军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夏天无 生物碱 酸盐冻干物 制备 方法 所得 冻干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统中草药领域,具体涉及夏天无总生物碱酸盐冻干物的 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夏天无总生物碱酸盐冻干物在制备药物制 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夏天无是罂粟科紫堇属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Thunb.) Pers.的干燥块茎或全草广泛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 湖南等省,是我国常用中草药,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等功效、主 治高血压、脑血管引起的中风偏瘫,并对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小 儿麻痹后遗症等有较好的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异喹啉类总生物碱。
市售的夏天无制剂包括夏天无片、夏天无注射剂及夏天无眼药水等。 但是这些制剂在临床应用上仍有很大的不足,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夏天无固 体制剂是以部分生药粉和部分浸膏制成的,需口服,一次4~6片,一日3 次。且因为生药粉直接入药使得制剂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服用剂量大等不 足。在夏天无注射液的制备中也是利用酸提-交换树脂工艺,然而在制备过 程中需反复加热和过滤,周期长,有效成分保留少,并且杂质除不尽,制 成制剂后,容易形成白点,产品澄明度差,色泽较深,有时由于鞣质(鞣 质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或热原等大分子杂质去除不完全等方面的原因 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如不稳定、产生絮凝沉淀等。且注射液需频繁注射, 给病人带采极大的不便。
目前,报道的提取夏天无总生物碱的方法很多。已公开的专利中涉及 的提取夏天无总生物碱的方法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溶剂多为酸水溶液, 再过大孔吸附树脂或者阳离子交换树脂,经醇洗,过氧化铝柱,调节pH 值的方法使夏天无总生物碱析出。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有超声、高速离心 以及膜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详见CN1445227A,CN1535969A, CN1456153A,CN1557414A,CN1626223A,CN1647816A,CN1891260A, CN1682927A,CN101104016A)。这些提取方法都存在耗时长、消耗溶剂 多,步骤繁杂且得到的夏天无生物碱提取物纯度低等缺点,制约了夏天无 总生物碱的应用。
因此无论从夏天无制剂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还是已经报道的常用 的夏天无总生物碱提取方法及提取物的质量方面考虑,都有必要开发一种 提取效率高、节能环保的夏天无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我们已经利用超临 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夏天无中的总生物碱有效部位(详见专利申请 CN101058576A),所得的夏天无总生物碱有效成分含量高。该提取方法 具有低温操作、耗能低、时间短、无溶剂残留等优点。在上述发明中我们 通过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设计试验,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指标成分的 含量测定,优选了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夏天无中异喹啉总生物碱的工 艺条件,对夏天无总生物碱的提纯应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但是所得的 产品存在水溶性差,难以完全干燥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夏天无超临界CO2总生物碱提取物存在的水溶性 差,难以完全干燥等不足,使夏天无总生物碱超临界CO2提取物适合于各 种剂型的应用,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备得到夏天无总生物碱酸盐冻干 物。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夏天无总生物碱酸盐冻干物的制备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以夏天无超临界CO2总生物碱提取物为原材料,加酸水溶液使其溶 解,得夏天无总生物碱的酸水溶液;
b)取步骤a)的夏天无总生物碱的酸水溶液,滤过或离心后滤过,将澄 清溶液冷冻干燥,即得夏天无总生物碱酸盐冻干物。
步骤a)中所述的夏天无超临界CO2总生物碱提取物根据本申请人的专 利申请CN101058576A中所公开的方法制得。
步骤a)中所述的酸可以是盐酸、磷酸、醋酸、硫酸或硝酸,优选盐酸。
所述的酸的浓度是0.5%~10%(V/V),优选1%~5%(V/V)。
所述的酸的用量是夏天无超临界CO2总生物碱提取物的1~10倍(体积 比),优选2~5倍。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的滤过采用膜分离法。
所述的膜分离法可以是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膜分离法优选为微滤和超滤相结合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