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7313.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3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平;肖宏超;王明旭;康心锴;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长沙)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47/00;B21B45/00;B21B3/00;C21D1/26;C21D8/02;C21D9/00;C22F1/04;C22F1/06;B32B15/01;B32B1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李恭渝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文轩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准备,将准备复合镁合金板、铝合金板及辅材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材料表面无氧化物、油污杂质;S2、将表面处理后的材料叠放,使辅材位于镁合金板和铝合金板之间,进行简易复合固定;S3、放入炉中预热使辅材熔化,再进行多次热轧复合,直到材料达到目标厚度;S4、轧制完成后进行热扩散退火处理。用熔点较低的辅材预热熔化后,呈液态均匀铺覆在镁合金板表面,保护镁合金板的复合面不被氧化,在轧制时液态的辅材会从板材进入轧辊的后方挤压出来,保证无氧化的镁板和铝板热轧复合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的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导热散热性能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3C产品等领域。镁合金的密度只有铝合金的2/3左右,能更好的满足产品对轻量化的要求。尤其是在3C产品领域,3C产品是近几年来伴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而新兴起的,主要是指计算机类(computer)、通信类(communication)、消费类(consumer)电子产品,在这一行业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升级换代频繁,几乎每个月都要推出大量新产品,这也就成为产品设计的热点领域,各个设计公司纷纷设立3C部门,专门进行此类产品的设计开发。
3C产品领域对轻量化和便携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更难,且表面处理的颜色种类有限,难以满足用户对外观多样化、高质量的要求,所以限制了镁合金在3C产品领域更进一步的使用。现有镁合金和铝合金热轧复合的方案多采用夹金属层或铺设粉末,减少氧化层对复合过程的影响,但工艺复杂或对环境有严苛要求(真空或气体保护),导致材料复合制备的效率不够,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针对上述问题和目前对轻量化及外观多样化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综合解决轻量化和表面多样化要求的镁/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铝合金板和镁合金板热轧复合后,结合强度好,且具有较好的轻量化和耐蚀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镁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材料准备,将准备复合镁合金板、铝合金板及辅材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材料表面无氧化物、油污杂质;
S2、将表面处理后的材料叠放,使辅材位于镁合金板和铝合金板之间,进行简易复合固定;
S3、放入炉中预热使辅材熔化,再进行多次热轧复合,直到材料达到目标厚度;
S4、轧制完成后进行热扩散退火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辅材为金属锡。熔点在250℃以下、廉价、无毒、无害。
进一步地,所述镁合金板材与铝合金板材的厚度比大于1。
更进一步地,所述镁合金板包括AZ31、AZ42、ZK61、MB2中的任一种变形镁合金,所述铝合金板包括纯铝、5052、6061中的任一种。
更进一步地,步骤S1中表面清洁处理包括喷砂、喷丸、机械砂除或溶液浸泡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简易复合工艺包括焊合、销/铆结合和机械嵌合中的任一种。
具体地,所述辅材为板状、条状或丝状中的任一种,厚度0.2-0.6mm。
优选地,所述辅材为板状,厚度0.5mm。
更进一步地,步骤S2中叠放顺序为铝合金板和镁合金板分别放在上、下面,辅材为板状的锡板,夹在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长沙)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长沙)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