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器运行可视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930.1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1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万路军;徐鑫宇;黄阿倩;蔡明;高志周;戴江斌;沈堤;陈致远;余付平;霍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00 | 分类号: | G06F30/00;G06T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郭秉印 |
地址: | 710051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器 运行 可视化 方法 | ||
1.一种航空器运行可视化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地球表面二维平面网格的最小边长,即根据航空器的巡航速度确定网格的最小边长;
步骤2:建立面向航空器运行的地球表面剖分网格体系,即将地球表面剖分为多层级、多尺度的网格,然后对各层级的网格进行编码;
步骤3:对网格高度进行剖分并编码,即覆盖航空器所有的飞行高度进行剖分编码;
步骤4:对航空器运行航线进行二维平面网格化表征,即将连续的航线离散化,用无重叠、无缝隙、首尾相接的一串网格表征出来,每个网格代表航空器不同时刻所在的位置;
步骤5:构建面向航空器运行的四维时空网格,即将航段经过二维网格化后,构建三维立体空间网格,进而构建四维时空网格;
步骤6:对四维时空网格着色,即将不同时间信息的时空网格着上不同的颜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器运行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航空器的巡航速度范围为v1~v2千米/小时,v1v2,则地球表面二维平面网格的最小边长的范围为a~b,其中:
步骤2中地球表面剖分网格体系剖分层级设定为7级;
步骤3中选取0~40000米的高度范围进行剖分编码,将高度层级设定为7级;
步骤4包括:
步骤4-1:选取航段;
步骤4-2:计算各航段的外包矩形;
步骤4-3:计算各航段的最小外包网格及编码,得到各航段的最小外包网格层级数Level_n;
步骤4-4:在各航段的最小外包网格内建立直角坐标系;
步骤4-5:计算每个航段所在第7层级网格的行列坐标集合;
步骤4-6:计算出表征各航段的第7层级二维平面网格编码的集合;
步骤4-7:航段网格化;
步骤5包括:
步骤5-1:构建三维立体空间网格;
步骤5-2:构建四维时空网格;
步骤6中将航空器运行时刻与色光的R值、G值和B值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器运行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v1=780千米/小时、v2=1000千米/小时,地球表面二维平面网格的最小边长a=210米、b=270米;
步骤2包括:
步骤2-1:进行第1层级网格剖分与编码;
步骤2-2:进行第2~6层级网格剖分与编码;
步骤2-3:进行第7层级剖分与编码;
步骤2-4:将航空器所在经纬度坐标转化为网格编码;
步骤3包括:
步骤3-1:第1层级高度范围编码;
步骤3-2:第2层级高度范围编码;
步骤3-3:第3层级高度范围编码;
步骤3-4:进行第4到第7层级高度范围编码;
步骤3-5:确定出航空器的飞行高度所在的第7层级高度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器运行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4中将航空器所在经纬度坐标转化为网格编码包括:
步骤2-4-1:计算第1层级网格编码;
步骤2-4-2:计算第2层级网格编码;
步骤2-4-3:计算第3层级网格编码;
步骤2-4-4:计算出第4层级网格的编码;
步骤2-4-5:计算出第5层级网格的编码;
步骤2-4-6:计算出第6层级网格的编码;
步骤2-4-7:计算出第7层级网格的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9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