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377.1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2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可;谭惠芬;刘文超;洪勇琦;罗霄;郑宏林;潘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9/02;B01D67/00;B01D71/56;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聚酰胺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水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低沸点有机溶剂,混合均匀,继续加入吸酸剂和多元胺,混合均匀后得到水相溶液;
S2:将多元酰氯溶解于异构烷烃溶剂中,得到油相溶液;
S3:将S1制备的水相溶液涂覆在渗透膜底膜上,静置使水相溶液吸附到渗透膜底膜上,继续除掉底膜表面残余的水相溶液,得到干膜片;
S4:将S2制备的油相溶液涂覆在S3的干膜片上,静置,除掉膜片表面残留的油相,得到复合干膜片;
S5:将S4的复合干膜片热处理,得到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硅酸钠、樟脑磺酸钠、柠檬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S1步骤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四丁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S1步骤中,所述水相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总的质量分数为0.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低沸点有机溶剂的沸点为40-120℃;
所述的低沸点有机溶剂为正丁醇、异丙醇、乙酸乙酯、甲苯、丙酮、环己烷和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S1步骤中,所述水相溶液中低沸点有机溶剂的质量分数为0.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的吸酸剂为三乙胺;
在S1步骤中,所述水相溶液中吸酸剂的质量分数为0.1%-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的多元胺为间苯二胺;
在S1步骤中,所述水相溶液中多元胺的质量分数为0.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的多元酰氯为均苯三甲酰氯;
在S2步骤中,所述油相溶液中多元酰氯的质量分数为0.1%-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步骤中,热处理时间为45s-2min;热处理的温度为50℃-1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步骤中,将S4的复合干膜片在微波干燥箱中热处理。
9.一种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高通量复合聚酰胺膜或权利要求9的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作为反渗透膜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3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