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人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321.4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药集团巨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12N15/13;C12P21/02;A61K39/395;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性 死亡 受体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抗人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利用天然抗体库筛选平台筛选获得的一株新型抗人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其能够特异性识别人PD‑1分子,阻断PD‑1/PD‑L1以及PD‑1/PD‑L2相互作用,提高免疫应答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人程序性死亡受体1(Human Program Death 1Receptor,hPD-1)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程序性死亡受体-1(Human Program Death 1Receptor,hPD-1)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负性调控分子(也称“免疫检查点分子”),属于CD28家族成员,该家族成员还包括CD28、CTLA4、ICOS和BTLA等。
PD-1是I型跨膜糖蛋白,由细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部分构成。它的细胞膜外部分是一个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样结构域,胞内部分N-端含有一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 based inhibitory motif,ITIM),C-端含有一个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 based switch motif,ITSM),其中ITSM是PD-1分子向胞内传递抑制信号的关键基序。与CTLA-4等家族成员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T细胞表面不同,PD-1以单体的形式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髓样细胞等细胞表面。
PD-1有两个配体,即PD-L1(B7-H1,CD274)和PD-L2(B7-DC,CD273),属于B7家族的跨膜分子。PD-L1广泛分布于成熟的巨噬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等造血细胞以及内皮细胞、胰岛细胞、肥大细胞等非造血细胞表面,而且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均高表达;PD-L2只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部分B细胞亚类等细胞表面表达。与经典的免疫负性调控分子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相类似,PD-1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相互作用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当PD-1与配体相互作用时,其胞内段ITSM发生磷酸化并且招募相应的磷酸化酶SHP-1和SHP-2,导致下游信号分子去磷酸化从而下调免疫细胞应答水平。免疫系统的这一负性调控机制是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的关键分子基础。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PD-1等免疫负性调控分子过度表达及其与受体PD-L1/PD-L2相互作用所诱导的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在癌症以及HIV、HCV、HBV等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可以逆转免疫抑制,提高免疫系统杀伤病毒和肿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阻断PD-1/PD-L2相互作用,免疫抑制状态逆转效果更好。因此,靶向这类负性调控分子成为新一代癌症治疗策略,PD1/PDL1通路抑制剂的研究备受关注。特异性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的抗体药物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抗PD1抗体纳武单抗(Nivolumab,Opdivo,百时美施贵宝)和Pembrolizumab(Keytruda,默克)均获得了FDA突破性药物资格并获批上市。其中百时美施贵宝产品纳武单抗于2014年12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于黑色素瘤临床治疗;随后在2015年3月,FDA批准该抗体用于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着该类免疫疗法正式进入实体瘤临床治疗领域。
本领域依然存在对特异性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的抗体药物的需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药集团巨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石药集团巨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