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麦耐高温作用机制研究的高温催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073.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甲成;刘婷;胡能兵;何庆元;詹秋文;武德功;郭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麦 耐高温 作用 机制 研究 高温 催芽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麦耐高温作用机制研究的高温催芽设备,涉及小麦催芽领域,包括培芽箱,所述培芽箱包括外箱壳,所述外箱壳与其内部固定连接的内箱壳之间留有真空间隙,内箱壳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水管,位于内箱壳、外箱壳同一侧开口,培芽箱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箱板,所述箱板与培芽箱贴合一侧连接有若干层培芽盒,所述培芽箱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水管连接的供水机构,所述培芽箱侧面连接有供气机构,本发明中,通过添加热水的方式对培芽基进行加热,同时对培养基及培养箱内部环境温度同步加热,可用于模拟在不同温度环境,研究小麦种子发芽速率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催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麦耐高温作用机制研究的高温催芽设备。
背景技术
小麦作为主粮之一,需求量大,因此了解小麦生长中各个阶段的时长及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以缩短小麦生长周期成为了重要课题,小麦生长中除土壤肥量、水分外,还根据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针对于小麦在高温环境下发芽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专利号为CN105557487B公开了一种研究小麦高温胁迫的试验方法,通过幼苗培养、品种选择、喷施药液,能更好的从试验的设计、流程及结果上保证最终试验数据准确定性,对最终揭示试验处理的生理生化变化大有助益。
但是由于忽略了环境温度对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影响,因此所获得的种子发芽时期其生理变化量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小麦耐高温作用机制研究的高温催芽设备,以用于研究小麦种子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发芽期的发芽率及发芽后的芽苗状态。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小麦耐高温作用机制研究的高温催芽设备,包括培芽箱,所述培芽箱包括外箱壳,所述外箱壳与其内部固定连接的内箱壳之间留有真空间隙,内箱壳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水管,位于内箱壳、外箱壳同一侧开口,培芽箱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箱板,所述箱板与培芽箱贴合一侧连接有若干层培芽盒,所述培芽箱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水管连接的供水机构,所述培芽箱侧面连接有供气机构;
外箱壳与内箱壳之间设置真空间隙,培芽箱内设置水管,并将水管与供水机构连接,通过供水机构箱水管内部供入热水使培芽箱内部温度升高用以模拟特定的环境温度,箱板与培芽箱滑动连接便于将箱板上连接的培芽盒送入到培芽箱内并使培芽箱一侧保持密封。
所述供水机构包括供水箱,所述供水箱内设置有电热管,所述供水箱底部通过位于内箱壳与外箱壳之间的连管连通水管,相邻所述水管之间通过连管连通;
供水箱内设置电热管用于加热供水箱内部的水,供水箱通过连管与水管连通,使供水箱内的水能够进入到水管中并加热水管周围空气温度,使培芽箱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所述连管与水管之间连接处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连管连接处设置有阻流机构;
连管与水管连接处设置蓄水箱,通过蓄水箱蓄水能够使水管内存有一定量的水,蓄水箱内设置阻流机构,使供水箱内的水仅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进入到蓄水箱中。
所述阻流机构包括固定于蓄水箱内的滑筒,所述滑筒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底侧通过拉力弹簧与连管端部连接,所述密封塞底侧设置有连通至侧面的通孔;
阻流机构由弹簧连接密封塞在滑筒内滑动,并在密封塞底部设置连通至侧面的通孔,使密封塞在受水压作用时能够相对于滑筒滑动至侧面通孔与蓄水箱内部连通。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固定于培芽箱侧面的供气扇,所述供气扇的排气端通过气管与水管外侧的导流管连通;
设置供气扇并连接气管与导流管连通,以向培芽箱内部供入新鲜空气,用保证小麦发芽所需的空气中各气体含量稳定。
所述导流管截面为弧型,且导流管端部与水管侧面固定连接,同组水管外侧的导流管同一端连通,所述水管顶部设置有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七相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快速控制算法
- 下一篇:变频器端子排检测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