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做工内能减少演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0703.1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5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佘杰;戈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创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6 | 分类号: | G09B23/16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做工 内能 减少 演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做工内能减少演示器,涉及教学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气瓶,储气瓶的内部套接有温度计,通气管远离储气瓶的一侧连通有打气筒,储气瓶的一侧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调节阀,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侧套接有第一压板,限位杆远离第一压板的一侧套接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的顶部套接有螺纹杆,储气瓶的正面连通有软管,软管套接于支架的内部。该气体做工内能减少演示器,具备实验效果明显、容易操作和可以让学生直观观察演示结果的优点,解决了演示效果不明显、很难诠释气体做工内能减少原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体做工内能减少演示器。
背景技术
内能,热力学系统的热运动能量。广义地说,内能是由系统内部状况决定的能量。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储存在系统内部的能量是全部微观粒子各种能量的总和,即微观粒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电离能、核能等等的总和。由于在系统经历的热力学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的结构一般都不发生变化,即分子的内禀能量保持不变,可作为常量扣除。
现在中学教学中已包含气体做工内能减少原理的相关内容,也有部分的演示器,但演示效果都不明显,很难诠释气体做工内能减少原理,也很难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和接受气体做工内能减少原理,得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做工内能减少演示器,具备实验效果明显、容易操作和可以让学生直观观察演示结果的优点,解决了演示效果不明显、很难诠释气体做工内能减少原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做工内能减少演示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气瓶,所述储气瓶的一侧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调节阀,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套接有第一压板,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一压板的一侧套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顶部套接有螺纹杆。
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瓶的内部套接有温度计,所述通气管远离储气瓶的一侧连通有打气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打气筒,利用打气筒向储气瓶的内部打气,通过在储气瓶的内部设置温度计,向储气瓶内部打气或者将储气瓶内部的气体放出时,可以直接通过温度计显示,方便学生观察温度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的顶部套接于螺纹杆的外部,所述螺纹杆外部两端的螺纹相反,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螺纹杆两端相适配的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通过旋转螺纹杆,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同时向内侧移动,对软管进行挤压封闭,螺纹杆反方向转动时,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同时向外侧移动,远离软管,不对软管进行挤压,气体便从中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瓶的正面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套接于支架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软管的作用是将储气瓶内部的气体堵住或者将使气体流出,通过在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把手,方便使用者操作螺纹杆。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软管不被挤压,储气瓶内部的气体通过软管流出,并且通向空心筒内部,活塞在气体压强下向上顶出,气体流出外部,从而形象的实现了储气瓶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的变化过程,方便学生直观观察演示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筒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线,且活塞通过连接线与空心筒连接,所述软管与空心筒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创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创教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0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