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与光束指向稳定控制的再生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8051.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7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石玉森;汤晓云;姜有恩;王江峰;曾沛颖;范薇;李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H01S3/13;H01S3/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光束 指向 稳定 控制 再生 放大器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能量与光束指向稳定控制的再生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光束耦合系统(1),用于将输入光传输至谐振腔(2)内,并将谐振腔(2)放大后的模式光束传输至腔外光束指向控制系统(3);
-谐振腔(2),用于接收所述光束耦合系统(1)传输的输入光,使输入光在腔内共振并放大,形成模式光束,同时控制所述模式光束的能量稳定;
-腔外光束指向控制系统(3),用于接收经所述的光束耦合系统(1)传输的模式光束,并控制所述模式光束的指向稳定性;
所述的腔外光束指向控制系统(3)包括第一电控反射镜(301)、第二电控反射镜(302)、第一取样反射镜(303)、第二取样反射镜(304)、第一探测器(305)和第二探测器(306);
所述的模式光束入射到所述第一电控反射镜(301),经该第一电控反射镜(301)反射后,经所述的第二电控反射镜(302)反射后,入射到第一取样反射镜(303),经该第一取样反射镜(303)分为第一反射光和第一透射光,所述的第一透射光由第一探测器(305)探测,第一反射光经第二取样反射镜(304)分束后,分为第二反射光和第二透射光,所述的第二透射光由第二探测器(306)探测,所述的第二反射光作为指向稳定的模式光束输出;
所述的光束耦合系统(1)包含第一偏振片(101)、二分之一波片(102)和法拉第旋光器(103);
输入光经所述的第一偏振片(101)透射后,形成第一类型线偏振光,依次经所述的二分之一波片(102)和法拉第旋光器(103)后,入射到所述的谐振腔(2);
所述的谐振腔(2)包括第一端面反射镜(201)、电光开关(202)、四分之一波片(203)、第二偏振片(204)、N个腔内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组件(205-1、……、205-N)和第二端面反射镜(206),N≥1;
电光开关(202)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第一类型线偏振光入射到所述的第二偏振片(204),经该第二偏振片(204)透射后,依次经所述的四分之一波片(203)和电光开光(202)透射后,入射到所述的第一端面反射镜(201),经该第一端面反射镜(201)反射后沿原路返回,依次经所述的电光开关(202)和四分之一波片(203)透射后,偏振方向旋转90°,形成第二类型线偏振光,入射到所述的第二偏振片(204);经该第二偏振片(204)反射,入射到腔内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组件;
电光开关(202)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类型线偏振光依次经由N个腔内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组件(205-1……、205-N)的传输放大、模式变换和控制能量稳定后,入射到第二端面反射镜(206),经该第二端面反射镜(206)反射后,沿原路返回至第一端面反射镜(201),并在所述的第一端面反射镜(201)和第二端面反射镜(206)间形成腔内振荡光束,直至腔内振荡光束放大到预设能量,形成模式光束;
电光开关(202)处于关闭状态:模式光束经所述的第二偏振片(204)透射后,入射到所述的光束耦合系统(1);
当N=1时,所述的腔内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组件,包括沿输入光方向依次放置的第三电控反射镜(PA-01)、第一光束传输模块(PA-02)、激光放大与取样模块(PA-03)和第二光束传输模块(PA-04);或者,
第一光束传输模块(PA-02)、第三电控反射镜(PA-01)、激光放大与取样模块(PA-03)和第二光束传输模块(PA-04);或者,
第一光束传输模块(PA-02)、激光放大与取样模块(PA-03)、第三电控反射镜(PA-01)和第二光束传输模块(PA-04);或者,
第一光束传输模块(PA-02)、激光放大与取样模块(PA-03)、第二光束传输模块(PA-04)和第三电控反射镜(PA-01);或者,
第一光束传输模块(PA-02)、激光放大与取样模块(PA-03)和第二光束传输模块(PA-04);
当N1时,所述的腔内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组件,包括沿输入光方向依次放置的第三电控反射镜(PA-01)、第一光束传输模块(PA-02)、激光放大与取样模块(PA-03)和第二光束传输模块(PA-04);或者,
第一光束传输模块(PA-02)、第三电控反射镜(PA-01)、激光放大与取样模块(PA-03)和第二光束传输模块(PA-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80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