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光检测单元、粒子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5276.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微;巩岩;郎松;王宏伟;胡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5/10;G01N2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琳琳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 检测 单元 粒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模块、样品池以及成像模块,所述样品池用于放置待测溶液;
物镜,用于收集所述光源模块发出的光经所述待测溶液中的粒子后射出的待检测光;
分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物镜与所述成像模块之间;其中,所述分光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分光检测单元;所述分光组件用于将所述待检测光分成至少两组检测光;
所述成像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组检测光进行分别成像,以基于成像结果对所述待测溶液中粒子的运动轨迹进行匹配;
所述分光检测单元包括:
半反半透件,用于将入射光线中的光谱分离,所述半反半透件的反射面用以将第一波长范围的荧光反射至第一滤光片,所述半反半透件的透射面用以将第二波长范围的荧光反射至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的检测光与第二波长范围的检测光分别对应于两种不同的粒子,或者分别对应于同一粒子的不同物质;
第一滤光片,设置在所述半反半透件的反射光路上,用于滤除光源波长的光线以得到第一波长范围的检测光;
第二滤光片,设置在所述半反半透件的透射光路上,用于滤除光源波长的光线以得到第二波长范围的检测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半透件为二向色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检测单元,还包括:
第三滤光片,设置在所述分光检测单元的入射光路上,用于滤除预设波长范围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还包括:
导轨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分光检测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
至少一个激光源;
光源调节单元,与所述激光源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激光源与所述物镜的位置关系,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激光源发出的光聚焦在所述物镜的观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
镜片组,具有与所述激光源一一对应的镜片;其中,所述镜片组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激光源发出的光合成一束光照射在所述样品池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池,包括:
进料口以及出料口;
照明窗口以及探测窗口,分别开设在所述样品池两个表面上,其中,所述照明窗口靠近所述光源模块设置,所述探测窗口靠近所述物镜设置。
8.一种粒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粒子检测装置中的成像模块对至少两组检测光分别进行成像得到的至少两组成像图像;
分别对所述至少两组成像图像进行分析,以确定各组所述成像图像中粒子的运动轨迹;
对各组所述成像图像中粒子的运动轨迹进行匹配,以得到所述待测溶液对应的检测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组所述成像图像中粒子的运动轨迹进行匹配,以得到所述待测溶液对应的检测结果,包括:
在各组所述成像图像中匹配出运动轨迹相同的粒子;
基于所述运动轨迹相同的粒子,确定所述待测溶液对应的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52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用加酸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冷藏室的电热式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