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0530.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6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郑礼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压缩机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泵体组件包括:曲轴,曲轴的主轴部设置有第二导油槽;轴承包括轮毂部,曲轴穿设于轮毂部的通孔,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缸体上设置有滑片槽和中心孔,曲轴穿设于中心孔,轴承位于缸体的两侧;其中,在同一投影面内的中心孔的中心与滑片槽的中心之间的第一连线与第一导油槽在轮毂部的一个端部的终止点至通孔的中心之间的第二连线构成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小于等于π,且大于等于π/2。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当角度范围小于等于π,且大于等于π/2时,曲轴主轴磨损量较低,油槽供油更充分,曲轴的主轴部各处油膜更均匀,从而有效地改善曲轴的主轴部的异常磨损问题,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组件、一种压缩机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泵体的曲轴润滑一般是通过在曲轴副轴下部内孔安装的螺旋的上油叶片供油。曲轴的主轴部和副轴部润滑主要通过在主轴承和副轴承轮毂内孔设置导油槽供油。在高温高压等较恶劣的工况条件下,润滑油排量增大,会导致压缩机运转时曲轴的主轴部供油不足,造成曲轴和主轴承磨损加剧,严重时甚至出现泵体卡死、曲轴断裂等问题,从而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泵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一种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主轴承,主轴承包括轮毂部,轮毂部的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曲轴,曲轴包括主轴部,主轴部穿设于通孔,主轴部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缸体,缸体上设置有滑片槽和中心孔,曲轴穿设于中心孔,主轴承位于缸体的两侧;其中,在同一投影面内的中心孔的中心与滑片槽的中心之间的第一连线与第一导油槽在轮毂部的一个端部的终止点至通孔的中心之间的第二连线构成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小于等于π,且大于等于π/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体组件包括:曲轴、主轴承和缸体。主轴承包括轮毂部,轮毂部的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在曲轴靠近偏心部的一侧的主轴部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缸体上设置有滑片槽和中心孔,曲轴穿过缸体的中心孔以及主轴承的轮毂部的通孔,主轴承位于缸体的两侧。压缩机运转时,润滑油通过曲轴的主轴部外表面第二导油槽进入主轴承轮毂内表面,并通过轮毂内表面第一导油槽将润滑油导至曲轴的主轴部各处,使曲轴的主轴部的润滑油分布的更均匀,从而达到对曲轴的主轴部润滑的目的。进一步地,在沿中心孔的轴线方向的同一投影面内,缸体的中心孔的中心与滑片槽的中心相连构成第一连线,第一导油槽在轮毂部的一个端部的终止点至通孔中心相连构成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构成的夹角取值范围为小于等于π,且大于等于π/2。当角度范围小于等于π,且大于等于π/2时,曲轴主轴磨损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该结构实施简单,效果显著,通过设置合适的夹角取值,当曲轴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和主轴承接触时,使油槽供油更充分,曲轴的主轴部各处油膜更均匀,从而有效改善曲轴的主轴部的异常磨损问题,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构成的夹角,即为主轴承的轮毂部的通孔孔壁上设置的第一导油槽的终止角度σ大小,对于曲轴的润滑有较大的影响,当0<σ<π/2时,曲轴的主轴部磨损量随着角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到达σ=π/2时,磨损量达到较低的水平,当π/2≤σ≤π时,此时曲轴的主轴部磨损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当π<σ<2π时,曲轴的主轴部磨损量随着角度增大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故在π/2≤σ≤π为曲轴的主轴部磨损量较优区间,此时曲轴的主轴部可靠性较高,在该范围内当曲轴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和主轴承接触时,使油槽供油更充分,曲轴的主轴部各处油膜更均匀,从而有效改善曲轴的主轴部的异常磨损问题,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0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缆塑料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清理的计算机显卡散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