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电磁干扰的海管腐蚀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3676.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4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雷;李琳;麻怡凯;时文昌;张沐祺;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27/00;G01C3/02;B63C11/52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干扰 腐蚀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电磁干扰的海管腐蚀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装置由可变形状机器人、检测装置和抓取固定装置组成,检测装置由壳体和探头监测组件组成,探头监测部件包括检测杆、滑杆、红外发射传感器、卡位机构、检测探头传感器和红外线接收传感器,抓取固定装置采用液压驱动,检测装置采用的是将检测探头的重力势能与推进器和阻尼刷配合使探头在滑杆上实现滑动检测的被动式检测方式,不仅有效避免了利用电动驱动会产生的电磁干扰,还可以通过调整阻尼刷阻尼的大小,改变检测探头的对海管检测速度,本发明从源头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规避了海水扰动和周边电场两大干扰,使得水下机器人对海管的非接触式电位检测的检测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海管腐蚀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电磁干扰的海管腐蚀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上钻井平台和海底输送管道等存在管体的场合,管体随着海水的不断侵蚀,会出现腐蚀、破损、断裂等状况,从而导致管体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危及整个系统平台的安全,因此对管体健康程度的检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经研究发现海管腐蚀点周边区域海水与海管本体的电位差相对于正常海管周边区域海水与海管本体的电位差有明显不同,并且腐蚀情况越严重,差异性越大,因此,利用电位差进行海管腐蚀检测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具有高效便捷等一系列优点,将该方法在实际项目应用中发现,检测精度会受到海水扰动和周边电场的影响,并且海水扰动越大、周围电场越剧烈,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干扰越明显,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因此如何规避海水波动和周边电场产生的干扰,使此类检测方法高效准确地为海管健康检测服务,成为海洋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
目前主要的监测方法为:(1)由蛙人携带检测探头,下潜到相关区域进行人工检测,由于人工检测不产生电场干扰,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但是蛙人潜水过程中产生的海水波动还是会明显影响到检测精度,因此检测精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蛙人得到潜水技术,获取到比较精准的检测数据难度很大;(2)水下机器人通过悬浮巡检的方式完成电位检测,虽然实现了非接触式测量,达到了高效便捷的应用目的,但是机器人在巡检过程中由推进器产生的海水扰动会严重影响检测精度,即使将机器人行驶速度设置为最低,但是其产生的海水扰动依然存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此外,水下机器人上的大型供电和用电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干扰严重影响检测精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电磁干扰的海管腐蚀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相对与传统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从源头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规避了海水扰动和周边电场两大干扰,使得水下机器人对海管的非接触式电位检测的检测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海管腐蚀监测容易受海水扰动和周边电场干扰,使得监测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无电磁干扰的海管腐蚀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从根本上规避了海水扰动和周边电场两大干扰,使得水下机器人对竖直或倾斜海管的非接触式电位检测的检测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种无电磁干扰的海管腐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由可变形状机器人、探头检测装置和抓取固定装置组成,所述探头检测装置一侧与可变形状机器人连接,另一侧与抓取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可变形状机器人搭载有电源箱、运动机构、传感器和主控制舱,所述可变形状机器人上设置有水深传感器,所述探头检测装置由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探头检测组件组成,所述探头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杆、滑杆、红外发射传感器、卡位机构、检测探头传感器和红外线接收传感器,所述检测杆设置在壳体内侧中部,一端连接检测探头传感器,另一端依次穿过安装架和紧锁头与推进器连接,所述紧锁头将推进器锁紧在检测杆上,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水深传感器、红外发射传感器和两个滑杆导孔,所述两个滑杆导孔对称设置在安装架两端,所述滑杆穿过滑杆导孔对称设置在检测杆两侧,所述滑杆两端通过滑杆固定座固定在壳体上,在壳体内部上下端分别设置一个红外接收传感器,所述卡位机构固定在壳体顶部,当推进器带动检测杆到达壳体顶部时,卡位机构将推进器的位置卡止,所述壳体顶部与检测杆接触位置设置阻尼刷,所述抓取固定装置采用液压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