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蝉花抗癌活性核苷类化合物CCN1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644.5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时连根;解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068 | 分类号: | A61K36/068;A61K35/6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癌 活性 核苷 化合物 ccn1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蝉花抗癌活性核苷类化合物CCN1的制备方法。将蝉花处理获得蝉花粉,加入乙醇溶液超声处理,再依次进行水浴回流和抽滤处理,离心收集上清液,浓缩后冷冻干燥;用双蒸馏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过滤膜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处理,用乙醇溶液洗脱后收集洗脱峰的洗脱液,浓缩后冷冻干燥;用双蒸馏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过滤膜后上阳离子交换柱,用NaCl水溶液梯度洗脱,收集水相洗脱峰的洗脱液,浓缩并冷冻干燥后得到均一的核苷类化合物CCN1。本发明制备产物纯度均一,对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正常细胞的人胚胎肾细胞生长无不良影响,可用于抗癌产品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抗癌活性新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了一种蝉花抗癌活性核苷类化合物CCN1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核苷类化合物是生物细胞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核苷、碱基及核苷类似物,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菌、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等生理活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癌、抗病毒、疾病诊断等方面。目前用于临床和正在研究的核苷类抗癌药物有数十种,它们主要是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合成或者核酸转录的过程,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当前核苷类抗癌药物主要来源于化学合成和从天然中药材中提取分离这二个方面,化学合成存在步骤复杂、异构体不好分离、转化率低、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作为天然中药材基础类物质之一的核苷类化合物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药物使用并在抗癌方面展示出了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深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蝉花(Cordyceps cicadae)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无性型蝉拟青霉寄生蝉类若虫体后所产生的子座与若虫尸体的菌虫复合体,又名蝉草、蝉茸、胡蝉、金蝉花等,是我国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有关蝉花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中“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下东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细用之”,后在隋、唐代甄权的《药性论》、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中药古籍均对蝉花的药用作了详细记载。蝉花具有疏风散热、定惊镇静等功效,在古方中主要用来治疗小儿夜啼、惊厥、风痰潮热等症状,在现方剂中多用来治疗慢性肾病、咳嗽以及抗癌、滋补强身等。由于蝉花与冬虫夏草同属菌虫复合体并且具有相近的药用价值,所以医学上常将蝉花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使用。核苷类化合物是蝉花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但有关蝉花核苷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还不清楚,这阻害了蝉花药用水平提高及药用范围扩大。分离纯化制备蝉花抗癌活性核苷类化合物,对于推进蝉花药用开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蝉花抗癌活性核苷类化合物CCN1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回流提取、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SP-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柱纯化的方法,制备蝉花抗癌活性核苷类化合物CCN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蝉花抗癌活性核苷类化合物CCN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蝉花处理获得蝉花粉;
2)取蝉花粉加入乙醇溶液并进行超声处理;
3)超声处理后的溶液依次进行水浴回流和抽滤处理,然后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
4)上清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得到粗核苷类化合物;
5)用双蒸馏水将粗核苷类化合物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后,过滤膜再上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处理;
6)用乙醇溶液洗脱后收集洗脱峰的洗脱液,浓缩并冷冻干燥后得到核苷类化合物干燥物;
7)用双蒸馏水将核苷类化合物干燥物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后,过滤膜再上SP-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柱,用NaCl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水相洗脱峰的洗脱液,冷冻干燥后得到均一的核苷类化合物,取名CC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