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7429.7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超;徐森煌;谢米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0/14;C08G18/67;C08G18/66;C08G18/44;C08G18/42;C08G18/32;C08G18/12;C08J5/18;C08L75/14;C08L51/08;C08L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吕锋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聚氨酯预聚物,基于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的反应原料总重量为100wt%,加入10~30wt%的压克力单体稀释所述聚氨酯预聚物,再加入起始剂制得压克力接枝改质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所述压克力单体为下列六种单体的任意组合:
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制得压克力接枝改质的所述水性聚氨酯的重量,于压克力接枝改质的所述水性聚氨酯中添加3~9wt%的水性架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制得压克力接枝改质的所述水性聚氨酯的重量,对压克力接枝改质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添加3~9wt%的水性架桥剂及0.1~2wt%的纤维素纳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压克力单体的总重量,所述压克力单体为下列六种单体的组合:
(a)甲基丙烯酸甲酯80~90wt%;
(b)丙烯酸-2-羟乙酯3~9wt%;
(c)丙烯酸乙酯2~10wt%;
(d)丙烯酸0.5~5wt%;
(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1~2wt%;以及
(f)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0.1~2wt%。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压克力单体的总重量,所述压克力单体为下列六种单体的组合:
(a)甲基丙烯酸甲酯82wt%;
(b)丙烯酸-2-羟乙酯6wt%;
(c)丙烯酸乙酯6wt%;
(d)丙烯酸3wt%;
(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5wt%;以及
(f)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1.5wt%。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架桥剂选自含聚碳二亚胺类、含氮丙啶类、含恶唑啉基团类、含NCO类、含环聚合类、含三聚氰胺类和含环氧基团类的水性架桥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选自纤维直径3~10纳米及纤维长度100纳米~3微米的纤维素纳米纤维。
8.一种水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是由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所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4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辉度蓄光纤维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驾驶员行为分析预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