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架穿梭车及货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595.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臣;黄锋权;宋国库;吴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宁;刘芳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架 穿梭 系统 | ||
1.一种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存取装置以及升降装置;
所述车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存取装置的容纳腔;所述存取装置包括固定部以及用于存取货物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伸缩移动;所述升降装置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体之间,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固定部沿垂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存取装置伸出或缩回所述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器以及连接件,所述升降驱动器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连接件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垂向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的传动杆;所述连接件包括缠绕在所述传动杆上的多个柔性升降带,所述柔性升降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柔性升降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杆连接,以带动所述传动杆转动,从而改变所述柔性升降带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按预设规则排列的滚轮,每个所述柔性升降带的另一端绕过一个所述滚轮后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升降带位于所述滚轮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部分沿垂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穿梭车包括第一行走装置,所述第一行走装置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用于带动所述车体沿横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呈阵列状排布在所述车体上的多个第一行走轮,每个所述第一行走轮的轮轴沿纵向延伸;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一驱动器以及沿所述纵向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穿梭车还包括第二行走装置以及伸缩装置,所述第二行走装置通过所述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伸缩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行走装置相对所述车体沿垂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行走装置与轨道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车体沿纵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驱动器、两个能够沿所述垂向滑设于所述车体的伸缩板以及可转动连接在车体上的连接杆;两个所述伸缩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沿横向的两侧;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偏心轮,每个所述伸缩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偏心轮配合的长圆孔;
所述伸缩驱动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杆旋转;
所述第二行走装置连接在所述伸缩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架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组件以及对称分布在两个所述伸缩板上的多个第二行走轮,每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的轮轴沿所述横向延伸;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板上的第二驱动器、沿所述横向延伸的第二转轴、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两端的两个传动组件;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所述伸缩板上,每个所述传动组件背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行走轮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5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运送系统
- 下一篇:叉车托盘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