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分离器的跨临界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0069.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1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峰;夏家曦;郭雨旻;赵攀;戴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41/06;F25B43/00;F01K25/06;F01K7/3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临界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分离器的跨临界CO2混合工质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构建两套冷电联供系统,在系统中引入分离器,先将喷射器出口工质冷凝至两相区,再采用分离器对两相区混合工质进行组分分离,分离出的两股含有不同质量组分浓度的CO2混合工质分别用于制冷和发电,根据制冷所采用混合工质组分浓度的不同分为HCO2R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和LCO2R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没有充分利用CO2混合工质组分分离特性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热力性能,有望通过模拟调控与实验研究,提升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等多个关键热力学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低温热能回收与动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分离器的跨临界CO2混合工质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加热器、透平、喷射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增压泵组成。增压泵出口的低温高压工质经过加热器利用热源加热后,进入透平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从透平出来的乏气进入喷射器,工质在喷射器喷嘴中流速急剧增加同时压力急剧降低,从而在混合室中形成高真空环境,并将蒸发器出口的气态工质引射至混合室,两股气态工质在混合室中混合后进入扩压段减速扩压,之后工质经过冷凝器冷凝成饱和液态,一部分液态工质经过增压泵增压后进入加热器,另一部分液态工质经节流阀减压后再进入蒸发器吸热制冷。如此完成循环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分离器的跨临界CO2混合工质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解决了传统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没有充分利用CO2混合工质组分分离特性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带分离器的跨临界CO2混合工质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包括加热器、分离器、蒸发器、透平和喷射器,根据高浓度CO2混合工质制冷构建HCO2R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根据低浓度CO2混合工质制冷构建LCO2R 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加热器依次经透平、喷射器和分离器连接,将喷射器的出口工质冷凝至两相区,再采用分离器对两相区混合工质进行组分分离,分离出的两股含有不同质量组分浓度的CO2混合工质分别用于制冷和发电。
具体的,HCO2R型带分离器的背压喷射式冷电联供系统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经冷却器与分离器连接,分离器分两路,一路经冷凝器、蒸发器返回喷射器,另一路与加热器连接形成工质侧循环通路。
进一步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压的节流阀,分离器与加热器之间设置有增压泵,从喷射器出来的CO2混合工质进入冷却器冷凝至两相区,进入分离器进行组分分离后分为两股流体,一股为CO2浓度高于0.5的混合工质饱和蒸气,另一股为CO2浓度低于0.5的混合工质饱和溶液。
更进一步的,CO2浓度高于0.5的混合工质饱和蒸气进入冷凝器继续冷凝成饱和液态混合工质,再经过节流阀膨胀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并产生制冷量,从蒸发器出来的饱和气态混合工质再作为引射流体被抽吸至喷射器。
更进一步的,CO2浓度低于0.5的混合工质饱和溶液通过增压泵增压,从增压泵出来的CO2混合工质在加热器中吸收低温热源热量变为高温高压超临界状态,进入透平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生产电能,做功后透平的乏气进入喷射器,作为工作蒸气抽吸从蒸发器出来的工质,并与之混合进入混合室后经扩压器扩压后流出喷射器,如此完成整个循环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冷的制冷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脉冲管制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