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修复铣锥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4528.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宇;杨文波;常云超;潘春;孙香梅;薄其琛;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1007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铣 铣锥 外锥 套管修复 圆锥磨 扩径 修整 上下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 修复 工作效率 修复位置 一次完成 依次布置 逐渐减小 套损井 主体轴 套管 多层 面磨 轴向 锥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套损井套管修复作业中磨铣、扩径、修整不能一次完成而降低工作效率问题的套管修复铣锥。该套管修复铣锥,包括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铣锥主体,铣锥主体具有磨铣层,所述的磨铣层具有径向尺寸由上而下逐渐减小的圆锥磨铣段,该圆锥磨铣段包括至少两个沿铣锥主体轴向依次布置的外锥磨铣面,任意相邻的外锥磨铣面的锥度不同。当第一外锥磨铣面磨铣通过后,后续的外锥磨铣面对第一外锥磨铣面的修复位置进行磨铣和扩铣,下一层外锥磨铣面又对前者铣过的位置再次扩径、修整,如此通过多层修复,使套管的修复作业通过一次下铣锥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锥,尤其涉及一种在套损井套管修复作业中修复铣锥。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部分油田属于中后期作业,油、气、水套损井套管损坏严重,很多采油工作井因为套管损坏严重封井停产停注,新井架设成本巨大,且费时费力;因此,对套损井的管套进行有效修复非常重要。现有套损井套管主要的修复方法有四种;封堵技术:对套管穿孔和通径无变化的破裂部位挤注水泥浆封堵,该技术对于套管强度较差的套管不适用;爆炸修复技术:用电缆携带炸药至套管段,点火后高压气体的高压膨胀和冲击使缩径部位得到扩张,该技术对于缩径严重的套管不适用;冲压修复技术:对套管变形部位、错断部位进行冲击挤胀、碾压挤胀复位修复,使变形部位或错断部位的套管得以恢复原有尺寸和通径,该技术对于套管严重缩径、弯曲、错断的情况不适用。公布号为CN101555775B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修复套管的领眼铣锥工具和方法,具有可以防止开窗的领眼部分和锥主体,克服了以上一些问题。但是在修复作业中磨铣、扩径、修整不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下铣锥,从而延长了施工周期、增加了大修费用,甚至在多次修复中造成开窗,造成套管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套损井套管修复作业中磨铣、扩径、修整不能一次完成而降低工作效率问题的套管修复铣锥。
该套管修复铣锥,包括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铣锥主体,铣锥主体具有磨铣层,所述的磨铣层具有径向尺寸由上而下逐渐减小的圆锥磨铣段,该圆锥磨铣段包括至少两个沿铣锥主体轴向依次布置的外锥磨铣面,任意相邻的外锥磨铣面的锥度不同。
当第一外锥磨铣面磨铣通过后,后续的外锥磨铣面对第一外锥磨铣面的修复位置进行磨铣和扩铣,下一层外锥磨铣面又对前者铣过的位置再次扩径、修整,如此通过多层修复,使套管的修复作业通过一次下铣锥完成。
所述磨铣层结构包括铺设在铣锥主体上的下硬质合金层以及沿铣锥轴向方向延伸且突出于下硬质合金层布置的上硬质合金条,上硬质合金条沿周向间隔均布有多个。所述的上硬质合金条焊接固定在铣锥主体上,所述的下硬质合金层焊接布置所述任意相邻的两硬质合金条之间。
在磨铣修复过程中,位于最外周的上硬质合金条首先接触修复面,在修复摩擦过程中,上硬质合金条会逐渐磨损或者脱落,本实用新型套管修复铣锥的这种磨铣层结构设计,在最外层上硬质合金条磨损后,磨铣层上还具有一层下硬质合金层,可以代替作业,避免了因磨铣层磨损、脱落使铣锥主体直接和套管接触,造成铣锥和套管的损伤,并增加了铣锥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铣锥主体下端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引杆。该引杆在下铣锥的时候进行找眼工作,通过对套管管壁和变形位置的限制,可以判断铣锥和变形处的接触位置情况。可拆的结构,可以根据套管受损情况更换相应长度的引杆;对于套管变形可使用较短的引杆,避免引杆过长易造成铣锥到不了套变位置,且易造成引杆受力过大折断。对于套管错断则使用较长的引杆,通过引杆下入深度和铣锥是否到达套变位置可以判断工具是在套管内还是已到套管外。
所述的引杆在与铣锥主体连接处的端部周面上铺焊有一段磨铣面。如此设计,在套管变形量较大的位置,铣锥主体上的磨铣层可能无法直接接触到变形处,在引杆向下定位引导的过程中,引杆上端部的磨铣面可以提前把变形处修复到铣锥主体可以接触的程度,避免了修复过程中的空、跳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4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钻井用耐磨鞋
- 下一篇:一种地热井打捞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