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聚焦光纤的折射率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6629.6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王义平;张凤婵;徐锡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聚焦光纤 传输光纤 折射率传感器 微腔 聚焦 切割端 纤芯 制备 连接损耗 连接端 微加工 切割 | ||
1.一种基于自聚焦光纤的折射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率传感器包括:第一传输光纤、自聚焦光纤和第二传输光纤;
所述自聚焦光纤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传输光纤和第二传输光纤之间;
所述自聚焦光纤的长度为所述自聚焦光纤的聚焦周期的二分之一;
所述自聚焦光纤的纤芯一侧具有微腔,且所述微腔位于所述自聚焦光纤轴向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射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的一端与信号光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聚焦光纤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光纤的一端与所述自聚焦光纤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信号接收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射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聚焦光纤、所述第一传输光纤和所述第二传输光纤为同轴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射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的长度为1至1000微米。
5.一种基于自聚焦光纤的折射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自聚焦光纤的一端与第一传输光纤固定连接;
在所述自聚焦光纤中与连接端的距离为所述自聚焦光纤的聚焦周期的二分之一的位置进行切割处理,形成切割端,所述连接端为自聚焦光纤的两端中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固定连接的一端;
将所述自聚焦光纤的切割端与第二传输光纤固定连接;对所述自聚焦光纤轴向的中间位置进行微加工,形成微腔,且所述微腔位于所述自聚焦光纤的纤芯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自聚焦光纤中与连接端的距离为所述自聚焦光纤的聚焦周期的二分之一的位置进行切割处理,形成切割端的步骤包括:
将已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固定连接的自聚焦光纤夹持于切割设备的位移平台上;
通过所述位移平台移动,使所述切割设备在所述自聚焦光纤的切割位置与所述自聚焦光纤的连接端的距离为所述自聚焦光纤的聚焦周期的二分之一;
利用所述切割设备对所述自聚焦光纤进行切割,形成切割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自聚焦光纤轴向的中间位置进行微加工,形成微腔,且所述微腔位于所述自聚焦光纤的纤芯一侧的步骤包括:
利用微加工技术对所述自聚焦光纤轴向的中间位置进行微加工,形成微腔,且所述微腔位于所述自聚焦光纤的纤芯一侧,所述微加工技术包括:飞秒激光刻蚀技术、飞秒激光进行折射率诱导后用氢氟酸腐蚀技术和离子束刻蚀技术中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的一端与信号光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聚焦光纤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光纤的一端与所述自聚焦光纤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信号接收系统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聚焦光纤、所述第一传输光纤和所述第二传输光纤为同轴光纤。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自聚焦光纤的一端与第一传输光纤固定连接之前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自聚焦光纤的两端进行切平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6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