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DLC膜的在线通电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587.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龚德斌;彭娟;杨茂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215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dlc 在线 通电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DLC膜的在线通电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PDLC膜的在线通电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PDLC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导电层、PDLC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导电层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以对PDLC膜通电检测。所述系统包括电源和平台,所述PDLC膜置于平台上,所述电源两极分别与所述PDLC膜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电连接。本发明采用错位贴合导电层,配合交/直流电源通电控制,实现PDLC膜完全在线通电检测,提高PDLC膜的良率,并且还可以实现对卷材PDLC膜的通电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DLC膜的在线通电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利用相分离技术将液晶以微米量级的小微滴均匀地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由于由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处于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两者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除去电场,液晶微滴有恢复最初的光散射状态,从而进行显示。
PDLC膜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杂质颗粒、凸起尖端等缺陷,会导致PDLC膜在通电时,发生击穿发黑或灼烧。因此在出货前,必须进行检测,才能保证良率。
目前市场上PDLC膜,采用的检测方式主要分两步:一是在涂布固化后段,通过灯管背光检测缺陷,如杂质颗粒、聚合物凸起点、TD纹、MD纹等不良;二是将PDLC膜裁切成片,逐一制电极,然后通电检测性能,如响应时间快慢、击穿点、无效区、清晰度等。现有的检测方式,如对全部PDLC膜进行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高,效率低。并且,通过上述检测制程工艺,即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只能保证片材PDLC膜的出货良率,对于卷材PDLC膜,不能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检测,无法保证出货良率。
因而,在PDLC膜的生产过程中,急需开发出一种效率高、成本低、且出货量率高的检测方式。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DLC膜的在线通电检测方法,采用错位贴合PDLC膜中的导电层,配合交/直流电源通电控制,实现PDLC膜完全在线通电检测,不仅可以检测PDLC膜的外观,还能够检测产品的应用效果,大大提高了所述PDLC膜的良率;并且,所述PDLC膜的在线通电检测方法还可以实现对卷材PDLC膜的通电检测,保证卷材PDLC膜的良率。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DLC膜的在线通电检测系统,将PDLC膜置于检测系统的检测平台上,能够在PDLC膜的传输过程中进行通电检测,可以实现对卷材PDLC膜的通电检测,保证卷材PDLC膜的良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DLC膜的在线通电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所述PDLC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导电层、PDLC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导电层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
(B)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以对PDLC膜通电检测。
本发明的PDLC膜中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向外延伸,使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边缘外露,配合外接电源,对所述PDLC膜通电,实现在线检测,提高产品良率。并且,无需将PDLC膜裁切成片,制电极,提升了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