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燥和发酵相结合处理鸡粪的设施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191.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明;李绚阳;郑炜超;王阳;陈刚;邢浩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2;C02F11/18;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粪 发酵 发酵罐 鸡舍 换气 干燥效率 余热干燥 干燥室 压力舱 杀菌 畜禽粪便处理 输送带 氨气 发酵罐发酵 常规能源 发酵处理 发酵鸡粪 有效处理 低成本 风机 粉尘 通风 滞留 节约 排放 | ||
本发明涉及畜禽粪便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燥和发酵相结合处理鸡粪的设施及方法,包括鸡舍、通风走廊、压力舱、压力舱风机、干燥室和发酵罐,所述干燥室与所述发酵罐之间设有用以输送干燥后待发酵鸡粪的输送带;包括如下步骤: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发酵罐发酵鸡粪。利用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节约常规能源,对鸡粪的有效处理减少了氨气和粉尘的排放,提高干燥效率;干燥后的鸡粪输送至发酵罐,进行发酵处理,有效对鸡粪杀菌,操作简单,成本低;对鸡粪干燥和发酵相结合处理,缩短鸡粪干燥滞留时间,提高干燥效率,同时,低成本的实现对鸡粪的杀菌和发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禽粪便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燥和发酵相结合处理鸡粪的设施及方法。
背景技术
鸡舍换气余热是指由鸡舍风机排出的废气所带的热量(包括大量显热和少量潜热),利用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常规能源,又可以利用鸡粪吸收鸡舍排风中的粉尘和臭味。国内多家鸡场把这项技术引入后,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热冬冷、春秋季冷空气影响频繁,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夏季鸡舍的湿帘开启时鸡舍排出的空气湿度高,秋冬季节鸡舍排风量少且排风温度低,利用鸡舍换气余热将鸡粪(日产鸡粪量)干燥到含水量30%以下需要3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且鸡舍换气排风的温度一般在15℃-30℃间,这种温度不足以杀死大肠杆菌、沙氏门菌等细菌和虫卵。同时,由于配套干燥设备的杀菌设备价格昂贵且运行成本高,国内鸡场考虑到经济效益问题,大都没有安装杀菌设备。
新鲜鸡粪含水量在75%以上,发酵罐进料鸡粪要求含水量在60%以下,传统调节鸡粪含水量的方法是通过加秸秆、锯末、蘑菇渣等调节。而麦秸、玉米秸秆、锯末等碳素过高,且秸秆、锯末等在鸡场不易获得,其加入发酵罐还会增加电机转动的能耗。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和发酵相结合处理鸡粪的设施及方法,以解决现有干燥鸡粪效率低,杀菌和发酵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和发酵相结合处理鸡粪的设施,包括鸡舍、通风走廊、压力舱、压力舱风机、干燥室和发酵罐,所述鸡舍通过排风风机与所述通风走廊连通,所述压力舱风机与所述压力舱连通且与所述排风风机正对设置,所述压力舱设有与所述干燥室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干燥室与所述发酵罐之间设有用以输送干燥后待发酵鸡粪的输送带。
其中,所述发酵罐的上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端与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发酵罐内,位于所述发酵罐内的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桨。
其中,所述发酵罐的下端侧设有与所述发酵罐连通的送风装置。
其中,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和用以连通所述送风机和所述发酵罐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内设有加热器。
其中,所述输送带的一端与所述干燥室连接,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设有漏粪装置,所述漏粪装置向下延伸至所述发酵罐的进粪口。
其中,所述发酵罐内侧底端设有滤液板,所述发酵罐的底端设有渗滤液排放口,所述发酵罐的上端侧设有废气出口,所述发酵罐的下端侧设有出粪口。
其中,所述压力舱通过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与所述干燥室连通,所述干燥室内设有位于所述上出风口上下侧和所述下出风口上下侧的四层传送带。
其中,所述传送带为设有穿孔的钢板传送带,所述钢板传送带与自动转向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干燥室的上侧设有与所述传送带连接的上料装置,所述干燥室的中侧和下侧均设有排湿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干燥和发酵相结合处理鸡粪的设施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