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燃煤锅炉烟气烟羽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6449.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卜寿珍;刘凯;季曼曼;常令令;沈梦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F23J15/06;F23J15/08;F25B30/04;F23J15/00;F25D17/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张沪玲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锅炉 燃煤锅炉烟气 锅炉排烟 排烟 燃煤 烟气冷凝器 烟气冷却器 烟气再热器 洁净排放 深度处理 新风进口 烟气余热 除尘器 烟气 粉尘 新风 回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燃煤锅炉烟气烟羽的装置及方法,燃煤和新风通过燃煤和新风进口管进入燃煤锅炉,燃煤锅炉产生的锅炉排烟经锅炉排烟管依次进入除尘器、烟气冷却器、烟气冷凝器和烟气再热器。该装置对烟气进行深度处理,消除燃煤锅炉排烟烟羽现象,同时回收大量烟气余热,降低燃煤锅炉排烟中的粉尘和硫含量,实现燃煤锅炉超洁净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锅炉烟气的余热利用与综合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燃煤锅炉烟气烟羽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除导致能源危机外,亦造成严峻的环境压力。故实现节能减排是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吸收式热泵已广泛应用于燃气锅炉余热回收领域,可将排烟温度降低至30℃左右,回收大量烟气余热,节约燃气。但在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以及遇到阴雨雪等天气时,即使是30℃的锅炉排烟,于烟囱出口附近依旧可见大量的烟气烟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消除燃煤锅炉烟气烟羽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对烟气进行深度处理,消除燃煤锅炉排烟烟羽现象,同时回收大量烟气余热,降低燃煤锅炉排烟中的粉尘和硫含量,实现燃煤锅炉超洁净排放。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除燃煤锅炉烟气烟羽的装置,燃煤和新风通过燃煤和新风进口管进入燃煤锅炉,燃煤锅炉产生的锅炉排烟经锅炉排烟管依次进入除尘器、烟气冷却器、烟气冷凝器和烟气再热器;
所述烟气冷却器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管进入第一板式换热器,经蒸汽补热器流入烟气再热器后,再回到烟气冷却器中;
所述烟气冷凝器的余热水通过余热水管依次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进行换热,再回到烟气冷凝器;
锅炉补水通过锅炉补水管依次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和第一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再回到燃煤锅炉中。
优选的,所述烟气冷却器和烟气冷凝器之间还依次设有风机、脱硫塔和湿电除尘器。
优选的,所述吸收式热泵以蒸汽或燃气作为驱动热源,通过热泵蒸汽或燃气进口管进入吸收式热泵。
优选的,所述蒸汽补热器在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出口循环水水温不足以将烟气过热度提高至设计要求时开启。
优选的,所述烟气冷却器进行烟气和循环水的逆流式换热,可将烟气温度降低35-40℃。
优选的,所述烟气冷凝器进行烟气和余热水的逆流式换热,可将烟气温度降低15-20℃。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将锅炉水与吸收了烟气余热的余热水进行换热,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将锅炉水与吸收了烟气余热的循环水进行换热,可将锅炉补水温度提高50-55℃。
一种消除燃煤锅炉烟气烟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低温锅炉补水经循环泵组依次流经第二板式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及第一板式换热器后,与吸收了烟气余热的循环水和余热水进行换热后,进入燃煤锅炉;
2)余热水于烟气冷凝器中吸收烟气余热后,依次流经第二板式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加热锅炉补水,换热降温的余热水进入烟气冷凝器中吸收烟气余热;
3)循环水于烟气冷却器中吸收烟气余热后,进入第一板式换热器加热锅炉补水,随后经蒸汽补热器流入烟气再热器,加热烟气冷凝器出口的低温饱和烟气,将烟气状态提升至过热状态,进而消除烟气烟羽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消除锅炉烟气白色烟羽:该方案利用回收的烟气余热加热降温脱水后的饱和烟气,使其过热化进而消除烟气烟羽,且正常工况下无需额外消耗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环境用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