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地隙底盘的精量配混施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3911.9 | 申请日: | 201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3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雷;温翔宇;周长江;李玉柱;袁洪方;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B01F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地隙 精量 底盘总成 肥排 元素肥料 升降架 施肥机 输肥管 下料管 底盘 肥箱 气力输送过程 机构安装架 肥料输送 气力输送 上侧部 实时性 双通道 右容腔 低处 固装 混杂 离析 后排 连通 肥料 施肥 自动化 出口 | ||
1.一种基于高地隙底盘的精量配混施肥机,其特征在于:由高地隙底盘总成(1)、精量配肥机构(A)、升降架(2)、混肥排施机构(B)和输肥管(3)组成,其中精量配肥机构(A)固装在高地隙底盘总成(1)上中间部位处,所述精量配肥机构(A)的左下料管(60)、右下料管(11)出口分别通过输肥管(3)与混肥排施机构(B)的混肥箱(47)左、右容腔连通,混肥排施机构(B)安装架(41)的上侧部与高地隙底盘总成(1)后部的升降架(2)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地隙底盘的精量配混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量配肥机构(A)由肥箱(4)、控制系统(5)、电机K(6)、风机(7)、风送管道(8)、电机P(9)、电机N(10)、下料管(11)、排肥器Ⅰ(12)、双通道切换机构(C)、排肥轴N(14)、排肥轴P(15)和排肥轴K(16)组成,其中肥箱(4)内设有平行的三个容腔,每个容腔下部外侧均固装多个排肥器Ⅰ(12),排肥轴N(14)、排肥轴P(15)和排肥轴K(16)分别将三个容腔下部外侧的排肥器Ⅰ(12)依次插入装配,排肥轴N(14)的一端与固装在肥箱(4)侧部的电机N(10)连接,所述排肥轴N(14)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装配在肥箱(4)一侧部位处,排肥轴P(15)的一端与固装在肥箱(4)侧部的电机P(9)连接,所述排肥轴P(15)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装配在肥箱(4)一侧部位处,排肥轴K(16)的一端与固装在肥箱(4)侧部的电机K(6)连接,所述排肥轴K(16)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装配在肥箱(4)一侧部位处,肥箱(4)三个容腔下部每处于平行位置的三个排肥器Ⅰ(12)共同装配一个双通道切换机构(C),排肥器Ⅰ(12)的下部均与双通道切换机构(C)中的双通道肥管(17)上部固装并且连通,双通道切换机构(C)中的双通道肥管(17)的左通道下端与左下料管(60)固装并且连通,所述双通道肥管(17)的右通道下端与右下料管(11)固装并且连通,双通道切换机构(C)中的气缸固定板(18)与肥箱(4)固装,风机(7)固装在肥箱(4)侧部,所述风机(7)与风送管道(8)固装并且连通,所述下料管(11)的一端均与风送管道(8)上的出风口(13)固装并连通,控制系统(5)固装在肥箱(4)侧部,电机K(6)、电机P(9)、电机N(10)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5)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地隙底盘的精量配混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通道切换机构(C)中的双通道肥管(17)的左通道和右通道上分别可转动的安装板轴Ⅰ(26)和板轴Ⅱ(28),在板轴Ⅰ(26)上、位于双通道肥管(17)的左通道内固装导肥板Ⅰ(30),在板轴Ⅱ(28)上、位于双通道肥管(17)的右通道内固装导肥板Ⅱ(31),在所述板轴Ⅰ(26)的前端和后端部上、位于双通道肥管(17)的前、后外侧部位处分别固装前摇杆(25)和后摇杆Ⅰ(34),在所述板轴Ⅱ(28)的后端部上、位于双通道肥管(17)的后外侧部位处固装后摇杆Ⅱ(32),上、下的两根连杆(33)分别将后摇杆Ⅰ(34)的上、下端分别与后摇杆Ⅱ(32)的上、下端铰连接,构成平行四杆机构,在所述的前摇杆(25)两端部上分别可摆动的铰装推拉杆Ⅰ(24)和推拉杆Ⅱ(27),在所述双通道肥管(17)前外侧部位处配置气缸固定板(18),在所述气缸固定板(18)上通过销轴Ⅰ(22)和销轴Ⅱ(20)可摆动的依次分别铰连安装气缸Ⅰ(21)和气缸Ⅱ(19),气缸Ⅰ(21)的活塞杆Ⅰ(23)与推拉杆Ⅰ(24)的下端固装,气缸Ⅱ(19)的活塞杆Ⅱ(29)与推拉杆Ⅱ(27)的下端固装,板轴Ⅰ(26)的后端部与连接杆Ⅰ(35)的一端固装,所述连接杆Ⅰ(35)的另一端与双通道单体Ⅲ(39)的板轴Ⅲ(36)的前端部固装,所述板轴Ⅲ(36)的后端部与连接杆Ⅱ(40)的一端固装,所述连接杆Ⅱ(40)的另一端与双通道单体Ⅳ(38)的板轴Ⅳ(37)的前端部固装。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地隙底盘的精量配混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肥排施机构(B)由安装架(41)、驱动电机Ⅰ(42)、驱动电机Ⅱ(43)、驱动电机Ⅲ(44)、传动轴Ⅲ(46)、混肥箱(47)、搅刀轴(48)、右排肥器Ⅱ(50)、左排肥器Ⅲ(57)、排肥管(51)、开沟器(52)、传动轴Ⅰ(53)和传动轴Ⅱ(54)组成,其中驱动电机Ⅰ(42)固装在安装架(41)的上端左侧部位处,驱动电机Ⅱ(43)固装在安装架(41)的上端右侧部位处,驱动电机Ⅲ(44)固装在安装架(41)的后侧上部,混肥箱(47)固装在安装架(41)后侧中间部位处,所述混肥箱(47)内设有左、右两个肥料容腔,混肥箱(47)的左容腔下部外侧固定装配左排肥器Ⅲ(57),混肥箱(47)的右容腔下部外侧固定装配右排肥器Ⅱ(50),搅刀轴(48)两端分别可转动的插装在混肥箱(47)左、右两侧壁上,搅刀轴(48)上固装多个搅刀片(58),传动轴Ⅰ(53)的一端套装在驱动电机Ⅰ(42)的动力输出轴Ⅰ(55)上,所述传动轴Ⅰ(53)的另一端套装在右排肥器Ⅱ(50)的排肥驱动轴Ⅰ(49)上,传动轴Ⅱ(54)的一端套装在驱动电机Ⅱ(43)的动力输出轴Ⅱ(56)上,所述传动轴Ⅱ(54)的另一端套装在左排肥器Ⅲ(57)的排肥驱动轴Ⅱ(59)上,传动轴Ⅲ(46)的一端套装在驱动电机Ⅲ(44)的动力输出轴Ⅲ(45)上,所述传动轴Ⅲ(46)的另一端套装在搅刀轴(48)的一端,所述左排肥器Ⅲ(57)下端通过左排肥管(61)与开沟器(52)上端部连通,所述右排肥器Ⅱ(50)下端通过右排肥管(51)与开沟器(52)上端部连通,所述驱动电机Ⅰ(42)、驱动电机Ⅱ(43)和驱动电机Ⅲ(44)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39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橘子幼苗种植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小麦种植用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