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槽轮排肥器双通道电动切换排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3910.4 | 申请日: | 201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6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雷;温翔宇;李玉柱;周长江;袁洪方;郭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12 | 分类号: | A01C15/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槽轮排肥器 双通道 电动 切换 机构 | ||
外槽轮排肥器双通道电动切换排肥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包括配装成一体的外槽轮式排肥器和双通道肥管,在所述外槽轮式排肥器和双通道肥管外侧部上配装由驱动电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电磁离合器、减速器、凸轮、座板总成、杆式齿条、压力弹簧及齿轮构成的双通道电动切换机构,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与外槽轮式排肥器的排肥轴固连,齿轮固装在双通道肥管的板轴上;本机构实现了双通道肥管排肥管路自动切换,具有结构新颖、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强、使用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外槽轮排肥器双通道电动切换排肥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将几个外槽轮排肥器排出的不同单元素化肥能高效、方便地输送到不同的混肥装置内进行不同元素量化肥的混肥作业,目前,在现用的外槽轮排肥器底部上配装内部装有导肥板的双通道肥管,实现了同一种单元素化肥经不同的排肥通道送入不同的混肥装置内完成混肥作业。但是,由于结构设计方面的不足,所述导肥板在双通道肥管内的转动调节多由人力手工进行,作业效率低、实时性差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外槽轮排肥器双通道电动切换排肥机构,通过采用驱动电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电磁离合器、减速器、凸轮、杆式齿条及齿轮组合结构,达到双通道输肥切换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强、作业可靠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外槽轮排肥器双通道电动切换排肥机构包括外槽轮式排肥器和双通道肥管,所述双通道肥管配装在外槽轮式排肥器底部上,在所述双通道肥管中间部位上可转动的安装板轴,在板轴一侧端部上、位于双通道肥管外部固装齿轮,凹槽型导肥板固装在板轴中间部位上,且凹槽型导肥板位于双通道肥管管腔内依次与两个肥管通道呈相互配合;在所述外槽轮式排肥器外部上配装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装配,所述蜗轮与外槽轮式排肥器的排肥轴固连,蜗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蜗杆另一端通过电磁离合器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凸轮固装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在减速器外部上固装座板总成,套装压力弹簧的杆式齿条可轴向往复移动的配装在座板总成上,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面分别与杆式齿条和座板总成呈接触配合,所述杆式齿条的一端与凸轮外轮廓表面呈紧密接触配合,所述杆式齿条与齿轮啮合。
本发明创造实现了双通道肥管排肥管路自动切换,具有结构新颖、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强、使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外槽轮排肥器双通道电动切换排肥机构总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是外槽轮排肥器双通道电动切换排肥机构总体结构二维示意图。
图3是双通道肥管与凹槽形导肥板、转动轴、齿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凸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槽轮式排肥器,2-驱动电机,3-蜗轮,4-排肥轴,5-蜗杆,6-电磁离合器,7-动力输入轴,8-减速器,9-凸轮,10-动力输出轴,11-杆式齿条,12-齿轮,13-板轴,14-双通道肥管,15-压力弹簧,16-座板总成,17-凹槽型导肥板,18-近休止凹形圆弧面,19-推程凸形圆弧面,20-上过度凸形圆弧面,21-远休止凸形圆弧面,22-中心孔,23-下过度凸形圆弧面,24-回程凸形圆弧面,25-水平中心线,26-垂直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3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可调式施肥机
- 下一篇:一种葡萄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