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信号单一、稳定、不受干扰的变频双极化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3595.5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再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2;H01Q21/24;H01Q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极化天线 变频 传输信号 馈电导体 极化 通信技术领域 电磁能量 端口连接 微弱信号 辐射 线端口 振子 制备 第一线 转化 自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信号单一、稳定、不受干扰的变频双极化天线,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有低频双极化天线和高频双极化天线,其中低频双极化天线与第一线端口连接辐射构成第一极化,而高频双极化天线与第二线端口连接辐射构成第二极化,在低频双极化天线与高频双极化天线中间设有馈电导体,且馈电导体上带有振子,在使用时,使得低频双极化天线与高频双极化天线电磁能量相互转化,从而达到变频的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变频双极化天线可自由变频,且传输信号单一,稳定,不会受到干扰,且可将微弱信号加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信号不会受干扰的变频双极化天线,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极化天线是一种新型天线技术,组合了+45°和-45°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因此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节省单个定向基站的天线数量;一般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的定向基站(三扇区)要使用6根天线,每个扇形使用2根天线(空间分集,一发两收),如果使用双极化天线,每个扇形只需要1根天线;同时由于在双极化天线中,±45°的极化正交性可以保证+45°和-45°两副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满足互调对天线间隔离度的要求(≥30dB),因此双极化天线之间的空间间隔仅需20~30cm;另外,双极化天线具有电调天线的优点,在移动通信网中使用双极化天线同电调天线一样,可以降低呼损,减小干扰,提高全网的服务质量。
传统的双极化天线仍存在隔离度差、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并且,在一定的带宽内,要得到较好的驻波比,通常需要增加辅助措施,这些辅助措施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比如隔离度恶化,材料成本升高,加工难度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的双极化天存在隔离度差,信号之间易相互干扰,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装有低频双极化天线与高频双极化天线,在双极化天线上饶有导线,且在中间设有馈电导体,可互相变频,本法明制备的变频双极化天线可自由变频,且传输信号单一,稳定,不会受到干扰,且可将微弱信号加强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双极化天线,由低频双极化天线、第一导线、单元件、馈电导体、振子、高频双极化天线、第二导线、第一线端口和第二线端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双极化天线有低频双极化天线和高频双极化天线,其中低频双极化天线与第一线端口连接辐射构成第一极化,而高频双极化天线与第二线端口连接辐射构成第二极化,在低频双极化天线与高频双极化天线中间设有馈电导体,且馈电导体上带有振子,在使用时,使得低频双极化天线与高频双极化天线电磁能量相互转化,从而达到变频的效果。
所述的低频双极化天线是永久性的磁体,且低频双极化天线中自上而下以逆转顺的方式缠绕第一导线。
所述的高频双极化天线是铁铝锌棒,其中铁铝锌棒是按质量比3:1:1,将铁、铝、锌混合制备而成,且高频双极化天线中自下而上以顺逆方式缠绕第二导线,所述的第二导线缠绕的匝数与第一导线缠绕的匝数为1:3~1:2n+1(n≤5,且n为正整数)。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法明制备的变频双极化天线可自由变频,且传输信号单一,稳定,不会受到干扰;
(2)本法明制备的变频双极化天线可将微弱信号加强化;
(3)本法明制备步骤简单,所需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变频双极化天线”的示意图。
其中,1、低频双极化天线;2、第一导线;3、单元件;4、馈电导体;5、振子;6、高频双极化天线;7、第二导线;8、第一线端口;9、第二线端口。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再,未经吴小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3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