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2516.9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琚纪红;张亚欣;杨园;李强;向洪岗;于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头灭弧装置 动触头系统 动触头组件 触头系统 引弧栅片 断路器 灭弧室 触头端 引弧 断路器触头 静触头系统 框架断路器 标准要求 电弧熄灭 电流路径 电气寿命 顶部设置 分断能力 勾状凸起 灭弧装置 分断 三折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它包括灭弧室(1)和触头系统(2),所述触头系统(2)包括动触头系统(201)和静触头系统(20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系统(201)包括长动触头组件(201a),所述灭弧室(1)顶部设置有引弧栅片(105),所述引弧栅片(105)的引弧端(105a)为向下的三折弯结构,所述长动触头组件(201a)的触头端(201a03)呈向上勾状凸起,所述动触头系统(201)和所述静触头系统(202)分断时,所述引弧栅片(105)的引弧端(105a)与所述长动触头组件(201a)的触头端(201a03)之间能够形成M形的电流路径。该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通过对断路器触头灭弧装置的改进,增强了灭弧室的电弧熄灭能力,确保了框架断路器的电气寿命和分断能力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其适用于直流及交流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电力工程队电源和输配电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用于电路保护开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化、高性能、模块化、高可靠性是现阶段空气断路器的主要发展方向。触头及灭弧系统是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触头系统中的触头形状及尺寸设计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断路器的电气寿命及分断能力。
同时,随着新能源迅猛发展,直流电力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现有常用的框架断路器主要应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中,用于直流电源系统的框架断路器较少。由于直流系统相对交流系统没有自然的过零点现象,不能像交流那样,利用交流电流过零的瞬间熄灭电弧,只能依靠快速拉长和冷却电弧,使电弧电压超过电源电压,然后将电弧熄灭,所以熄弧较为困难。因此直流电弧的熄灭十分困难。中国专利ZL201621171400.X公开了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用灭弧系统,包括静触头,以及设置在静触头上的灭弧室和灭弧罩,所述的灭弧室包括设置在静触头上两块隔弧板,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两块隔弧板之间的灭弧栅片,所述的灭弧罩包括紧密设置在静触头上的间隔的两块壁板,所述两块壁板的一端还紧靠所述灭弧栅片,使得灭弧罩、灭弧室和静触头三者配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气室,断路器中的动触头即在所述气室内运动。该直流塑壳断路器解决了小电流熄弧困难的问题,并提高了其短路分断的能力等。但是该断路器产生的电弧无法完全熄灭,容易溢出灭弧室对断路器使用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框架断路器在直流系统中电弧难熄灭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通过对断路器触头灭弧装置结构的改进,增强了灭弧室的电弧熄灭能力,确保了框架断路器的电气寿命和分断能力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它包括灭弧室和触头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系统和静触头系统,所述动触头系统和静触头系统的接合或分断控制着断路器电路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系统包括长动触头组件,所述灭弧室顶部设置有引弧栅片,所述引弧栅片的引弧端为向下的三折弯结构,所述长动触头组件的触头端呈向上勾状凸起,所述动触头系统和所述静触头系统分断时,所述引弧栅片的引弧端与所述长动触头组件的触头端之间能够形成M形的电流路径。
进一步,所述灭弧室包括左隔板和右隔板,所述引弧栅片插装在所述左隔板和右隔板上。
进一步,所述长动触头组件两侧并排对称布置着短动触头组件,所述长动触头组件和短动触头组件能够绕同一旋转中心转动。
优选地,所述长动触头组件的勾状凸起触头端的外轮廓为三角形形状,且前端尖角为钝角,尖角点位于三角形的中下部位置,所述短动触头组件的触头端为勾状凸起,所述短动触头组件的勾状凸起触头端的外轮廓为圆弧状。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25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