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同步弹性调节装置的无铆连接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0666.0 | 申请日: | 201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谭梦淑;张静敏;张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梦淑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04;B21D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模元件 可动 调节装置 同步弹性 蜗轮 连接工具 同步蜗杆 左右螺杆 补偿臂 侧向地 弹性力 斜楔片 锥部 可拆卸连接 弹性元件 工具部件 工艺要求 技术效果 上下运动 压模本体 弹性臂 低成本 弧形段 可调的 冲头 压模 驱动 传递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同步弹性调节装置的无铆连接工具,包括:具有冲头的第一工具部件和具有压模的第二工具,砧与压模本体可拆卸连接;可动压模元件与弹性元件之间设置有同步弹性调节装置,可动压模元件的外侧下部的弧形段设计为锥部,弹性臂侧向地抵靠弧形斜楔片的补偿臂,弧形斜楔片的补偿臂侧向地抵靠可动压模元件的锥部,从而以向所述可动压模元件传递弹性力。同步弹性调节装置还包括左右蜗轮,左右蜗轮与左右螺杆固定连接,还包括同步蜗杆,同步蜗杆驱动两侧蜗轮,左右蜗轮带动左右螺杆上下运动。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而更换不同的砧,同时不需要更换可动压模元件。即实现了无铆连接工具低成本,使用范围广,弹性力可调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铆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同步弹性调节装置的无铆连接工具。
背景技术
无铆接连接工具包括两个分开的工具部件,其协作以用于产生连结部。第一工具部件具有冲头的形式,其被沿共轴的第二工具部件的方向驱动以进行直线运动,第二工具部件是压模的形式,具有在顶部处的压模空腔,顶部布置有砧。
为了制造连结部,板材构件抵靠第二工具部件定位,所第二工具部件设置有可动压模元件,可动压模元件在支撑表面上侧向地滑动布置,来自弹性元件的力抵靠该支撑表面。弹性元件可以是围绕可动压模元件的弹性体制造的环或螺旋管形成的金属弹簧。
接近的冲头冲击到要被连结的构件中之一的表面上。两个构件的材料首先被拉拔到压模空腔且随后由于冲头和空腔底部处砧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被侧向地挤出,由此将可动压模元件向外移位,在板材构件中形成蘑菇形的凸头,该凸头将板材构件互锁。
例如,现有技术文件US5946782,用于制造板材构件之间的连结部的工具,包括具有冲头和侧压元件的第一工具部件,和设置有支撑表面的第二工具部件,砧从该支撑表面伸出,基体包括至少两个基体部件,每一个基体部件具有上活动基体表面且围绕所述砧布置。每一个基体部件包括抵靠所述支撑表面滑动布置且通过弹性器件而抵靠所述砧的侧向表面的部分。保持器件布置为限制冲头退回期间基体部件的纵向运动。上活动基体表面、抵靠所述支撑表面滑动布置的部分和保持器件按该顺序从第二工具部件的顶部布置。 该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在底部具有压模空腔的压模形式的这种第二工具部件,底部处布置有砧,第二工具部件设置有特殊类型的弹性元件。
现有技术文件EP12178068公开了一种弹性元件,其具有笼的外形结构,其表面设置有相对于笼的轴线带锐角的多个槽道,不必是恒定的,以形成绕轴向均匀隔开的相应数量的长弹性臂。该弹性构件产生力,可动压模元件在连结过程期间抵抗该力而侧向地移位。在冲头退回时,与变形的板件构件接触的可动压模元件将经历垂直力,该垂直力试图将它们从其支撑表面提升。为了防止这一点,提出了在压模上的支撑元件和压模元件的协作结构, 其平行于压模元件滑动运动的方向。由此,该文件的弹性元件在冲头退回时不会在轴向上限制可动压模元件。因此,笼形状的弹性元件不用必须沿压模轴线的方向固定到压模本体。
以及,现有技术CN202861131U公开了一种分体组合板件连接凹模装置,包括凹模体、导向套、分瓣块、油封弹簧,所述的凹模体呈由下圆柱、中圆柱、上圆柱构成的台阶式圆柱体,所述的中圆柱包括中圆柱底面与中圆柱上端面,所述的下圆柱与设备模座锁紧,所述的中圆柱底面坐落在设备模座上端面,所述的上圆柱包括外径面以及上圆柱顶面;所述的导向套紧密配合镶嵌在所述的中圆柱外部,所述的导向套的上端具有多个朝向所述的上圆柱的中心延伸的导轨条;所述的中圆柱上端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的上圆柱的多个分瓣块,各所述的分瓣块包括底面、导向孔、外弧面、卡沟槽、分瓣顶面、内弧面,所述的底面落座在所述的中圆柱上端面上,所述的导向孔套入对应的导向套的导轨条上,位于各所述的分瓣块的外弧面上的卡沟槽相互拼接后内部嵌紧有油封弹簧,所述的分瓣顶面高于所述的上圆柱顶面,通过所述的油封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各个所述的分瓣块互相靠近以使所述的内弧面以所述的上圆柱的外径面为结合面,形成由所述的分瓣顶面与上圆柱顶面组合成内陷的弹性收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梦淑,未经谭梦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0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