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育苗用的生态湿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2903.3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志;黄荣辉;刘勇;王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奥德斯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生态 湿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育苗用的生态湿地结构,旨在解决植物根系进入到下方的吸附填料中破坏人造的湿地结构,降低湿地结构的吸附与过滤效果的问题,包括生态湿地结构,生态湿地结构的上层设有基质层,包括放置于基质层的培育盆,培育盆设有用于透过过滤水的透水结构,培育盆内种植有育苗,含有氮磷等物质的过滤水通过基质层经过透水结构渗入到培育盆中,培育盆中的植物可以移植,其根系不会影响人造的生态湿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湿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育苗用的生态湿地结构。
背景技术
湿地是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新技术,其特点是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简单方便。我国河道广泛存在氮、磷超标的水质问题,通常采用污水处理厂和人工或天然湿地的生态处理系统进行水质净化。由于工艺和运行成本的限制,育苗用的生态湿地结构即使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体中的总氮,主要是硝酸盐氮的含量仍然超过地表水质量标准,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20131385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边坡生态湿地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边坡上挡墙,依次设置的水路调节挡墙和透水护基,上挡墙与透水护基之间的上层设有植物作用的基质层,待处理的污水经过一级布水填料、物理化学强化吸附填料、生态过滤填料和植物作用基质层后排入河道,废水中含有丰富供植物吸收的氮磷等元素,可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供植物快速成长。
但是植物在长成可以移植的状态时,其根系已经扩散的较为广泛,向地面下方生长的根系进入到下方的吸附填料中,将会破坏人造的湿地结构,降低湿地结构的吸附与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部植物可以移植的育苗用的生态湿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育苗用的生态湿地结构,包括滤水组件与用于栽培植物的基质层,基质层放置于滤水组件上,包括放置于基质层的培育盆,培育盆设有用于隔挡植被根系的透水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生态湿地结构的上层的基质层含有经过初步处理的过滤水,过滤水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等物质,过滤水通过基质层经过透水结构渗入到培育盆中,为种植于培育盆中的育苗生长提供水源和营养元素;培育盆中的植物可以移植,其根系不会影响人造的生态湿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透水结构包括开设于培育盆盆壁的透水孔,盆壁内部设有与透水孔相通的容置腔,容置腔内放置有吸水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质层中的过滤水可以通过培育盆盆壁的透水孔进入到容置腔内的吸水件中,通过吸水件后进入到培育盆供植物吸收;吸水件具有一定的吸水和透水能力,并可以将基质层中的污泥隔挡在培育盆外,同时也可以将植物的根系隔挡在培育盆内,避免植物在移栽时,根系遭到破坏,影响植物的后期生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培育盆设有提拉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环使得培育盆挪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培育盆的盆壁由至少两个盆板可拆卸拼接而成,相邻两个盆板之间设有缩合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盆板通过缩合连接组件可以进行拆卸和缩合,培育盆内的植物移栽使可拆掉缩合连接组件,将植物取出,移植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缩合连接组件包括滑移孔和滑插于滑移孔的滑块,滑移孔与滑块分别置于相邻的盆板,所述滑移孔内部开设有缩合孔;
滑块还包括开设于自身的滑孔、滑移于滑孔的插柱、设于滑孔用于推动插柱插入缩合孔以实现滑块与滑移孔缩合的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奥德斯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奥德斯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2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