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菊的离体快速繁殖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0512.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涵;曹桦;瞿素萍;田敏;陆琳;王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澄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650205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菊 快速 繁殖 培养 方法 | ||
1.一种白菊Dudleya greenei的离体快速繁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的灭菌处理:外植体为白菊Dudleya greenei的侧芽,选取外植体用自来水清洗表面的赃物,流水冲洗30min-4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30s,无菌水清洗3-4次,再用0.1%升汞滴入2滴吐温消毒6-10min,期间不时振荡,无菌水冲洗4-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切去切口消毒受伤的部分;
(2)愈伤组织诱导:将步骤(1)得到的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0.5-1 .0mg/L6-BA+0.01-0.1mg/LNAA+0.1-0.5mg/LKT+20-30g/L糖+7g/L琼脂中,pH值为5.8-6.0,诱导培养3-5d后外植体基部开始萌动膨大,培养 7-14d 后基部周围形成团状愈伤组织;
(3)不定芽诱导:将步骤(2)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切割成0.4-0.8cm大小的切块,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0.2-0.6mg/L6-BA+0.01-0.1mg/LNAA+0.05-0.1mg/LKT+20-30g/L糖+7g/L琼脂中,pH值为5.8-6.0,诱导培养5-7d后愈伤组织开始分化形成不定芽;
(4)不定芽增殖:将步骤(3)得到的不定芽分割成2-4株为一丛,接种到增殖培养基MS+0.2-0.6mg/L6-BA+0.05-0.2mg/LNAA+20-30g/L糖+7g/L琼脂中,pH值为5.8-6.0,培养30-40d后,增殖3-5倍;
(5)壮苗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增殖苗分割成2-3株为一丛,接种到壮苗培养基MS+0.2-0.6mg/L6-BA+0.1-0.3mg/LNAA+20-30g/L糖+7g/L琼脂中,pH值为5.8-6.0,培养40-50d后,形成1.5-2cm的小苗株;
(6)生根培养:将步骤(5)中得到的小苗株分割成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MS+0.05-0.1mg/L6-BA+0.5-1.0mg/LNAA+20-30g/L糖+7g/L琼脂中,pH值为5.8-6.0,培养30-40d后,得到生根苗;
(7)炼苗移栽:将步骤(6)得到的生根苗移到温室内驯化5-7d,然后取出苗洗净植株根系附着培养基,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全株浸泡10 min,取出放置于阴凉处晾干水分,栽植于基质中,遮光70-80%,保持通风,相对湿度60-80%;栽植2周后逐渐增加光照;3-4周后,植株开始生长,发新根,得到白菊Dudleya greenei完整植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菊Dudleya greenei的离体快速繁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6)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0±2℃、光照强度3000~5000lx、光照15h/d,相对湿度 5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菊Dudleya greenei的离体快速繁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生根苗放置于阴凉处晾干水分至苗轻微萎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菊Dudleya greenei的离体快速繁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基质包括腐殖土、蛭石、珍珠岩,其比例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菊Dudleya greenei的离体快速繁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生根苗栽植于基质后,每周喷施一次1/4MS营养液和0.1%多菌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澄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澄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05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