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卷对卷空气净化装置及驻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1330.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区琼荣;吴庆洲;孙懿;王建平;李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南京复苏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80 | 分类号: | F24F8/80;F24F8/20;F24F8/192;F24F11/39;F24F13/28;B03C3/017;F24F110/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空气净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卷对卷空气净化装置及驻极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回收卷轴、储备卷轴、电极支架、电晕电极、电控盒、电控板、滤网、蜂窝板电极、步进电机、横梁、回收盒、储备盒等;本发明将静电驻极装置与卷轴式驻极体滤网安装进空气过滤单元中,在滤网静电效应略有降低时就对其进行静电驻极处理,恢复滤网的静电效应,并杀灭细菌和病毒;卷轴上储备了一年以上的滤网,当已经展开的滤网积尘量达到设定值时,就自动将旧的滤网回收起来,同时展开新的滤网,即自动更换滤网,并对滤网进行驻极处理。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空气净化装置驻极滤网的静电驻留效应时效短的问题,并实现滤网自动更换,避免了更换滤网的人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卷对卷空气净化装置及驻极方法。
背景技术
驻极滤网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比如口罩、空气过滤芯等,新驻极处理过的驻极滤网可高效滤除空气中的灰尘,与HEPA网相比,容尘量更大,风阻更小,成本更低。静电驻极体滤网有优良的PM2.5吸附能力,成本低廉,是空气过滤的理想材料,但是,静电驻极效应时效性差,会在短时间内失效,也不具备灭菌功能。
驻极滤网并非纯物理过滤,而是通过驻留的静电场效应吸附灰尘,其效率主要取决于驻极强度。驻极滤网经过驻极处理后,电荷驻留在滤网纤维中,使滤网获得很强的静电驻留效应,然而,驻留电荷会缓慢对空气释放,因此,静电驻留效应的时效性较短,随着放置时间或者使用时间延长,静电驻留效应下降,从而导致除尘效应下降。即使驻极滤网经过驻极处理后储存起来不使用,其静电驻留效应也会缓慢下降,尤其是处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静电驻留效应下降更快速。因此,对使用过程中的驻极滤网进行自动反复驻极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前,空气过滤网均设计成块状,需要人工更换,容易被忽视而导致空气过滤效果大打折扣,并且,滤网上积聚的细菌病毒会带来二次污染,因此,自动更换滤网功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驻留效应时效长,而且滤网可自动更换的空气净化装置及驻极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回收卷轴1、储备卷轴2、电极支架3、电晕电极4、电控盒5、电控板6、滤网7、蜂窝板电极8、步进电机9、横梁10、回收盒11、储备盒12;其中,滤网7的一端系在回收卷轴1上,回收卷轴1安装在回收盒11内,滤网7的另一端系在储备卷轴2上,滤网7盘卷在储备卷轴2上,储备卷轴2安装在储备盒12内;回收盒11和储备盒12通过两端的横梁10组成矩形框,滤网7的一部分展开在回收盒11和储备盒12之间的矩形框中,如图3和图4所示;蜂窝板电极8设置在展开的滤网7的外侧,与回收盒11和储备盒12组装成一个整体;电极支架3设置在展开的滤网7的内侧,电极支架3上设置有电晕电极4,电极支架3固定在回收盒11和储备盒12上;电控板6和步进电机9设置在电控盒5内;步进电机9的轴与回收卷轴1的轴连接,驱动回收卷轴1旋转;电控板6的低压输出线与步进电机9电气连接,电控板6的高压输出线分别与电晕电极4和蜂窝板电极8电气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回收盒11和储备盒12都是分体式结构,回收盒11的盖板和储备盒12的盖板与蜂窝板电极8和横梁10组成翻盖13,翻盖13可翻开,如图3所示,翻盖13翻开后即可将回收卷轴1和储备卷轴2取出,更换全新的滤网;新安装时,储备卷轴2储备了一年用量的驻极体滤网。储备滤网完全被使用过之后,净化装置即提示用户更换新的滤网,打开翻盖13,即可取出旧的回收卷轴1和储备卷轴2,装上新的回收卷轴1和储备卷轴2。
本发明中,所述的电极支架3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栅格结构,栅格两端设有螺钉,螺钉将电晕电极固定在电极支架3上。电极支架3上的电晕电极4与蜂窝板电极8以及滤网7都是平面平行设置,滤网7设置在电晕电极4与蜂窝板电极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南京复苏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南京复苏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桩监控室空调系统
- 下一篇:空调柜机和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