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锻旋铝合金轮毂制造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1036.5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7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华唐伟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P15/00;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加工单元 扩口 铝合金轮毂 热处理 锻造 传感器组 加热单元 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 机加工 锻坯 锻旋 切棒 加工 渗透处理单元 去毛刺单元 热处理单元 打包单元 渗透处理 网络中心 固熔炉 去毛刺 打标 铝棒 旋压 打包 切割 | ||
1.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锻旋铝合金轮毂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板材进行处理或对轮毂进行加工的各个加工单元及设置在各加工单元内的传感器组,以及与所述传感器组连接的网络中心,其中,
本实施的各加工单元包括:对铝棒进行切割和加工的切棒加热单元,通过该过程,完成对轮毂型材的选择和处理;对所述切棒加热单元进行锻造扩口的锻造扩口旋压单元;通过固熔炉对锻造扩口后的锻坯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单元;对经过热处理后的锻坯进行机加工的机加工单元;对加工后的轮毂进行去毛刺的去毛刺单元;对轮毂进行渗透处理的渗透处理单元;对轮毂进行打标的打标单元以及对轮毂进行打包的打包单元;
所述网络中心通过对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各设备的运行信息传输至车间屏幕,实时显示各设备的状态,方便及时作出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制造的锻旋铝合金轮毂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中心包括一分组单元,其对各个加工单元内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其中,每个单元内设置6个传感器,分别每两个设置在相邻近的区域内,作为一二维组电流的两个维度值;
通过机加工单元、渗透处理单元之间的信息采集及处理进行说明,相邻两个处理单元均通过各计算方法进行信息处理;机加工单元、渗透处理单元内的6个传感器,按照标号1-12,分别标记为6组二维电流组,其中的第一、二传感器为第一组,第三、四传感器为第二组,第五、六传感器为第三组;第七、八传感器为第四组,第九、十传感器为第五组,第十一、十二传感器为第六组,所述分组单元315将采集的电流信号按照上述分组将三组二维电流矩阵进行整理得到矩阵(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
所述网络中心还包括一数据采集控制单元,其将采集的各组二维电流矩阵进行一冗余判断;所述网络中心还包括一比较模块,其对所有数据采集模块内存储的电流采集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分别计算得出一重合度Pn,并将其传输至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内,其中第一组二维电流矩阵和第二组二维电流矩阵,所述比较模块按照下述公式(1)计算该两组二维电流矩阵信号中电流的重合度P21,
式中,P21表示每两组电流的重合度,i1和i2分别表示所述第一组二维电流矩阵的电流值,i1表示第一传感器的采样值,i2表示第二传感器的采样值;i3和i4分别表示所述第二组二维电流矩阵的电流值,i3表示第三传感器的采样值,i4表示第四传感器的采样值;T表示均方差运算,I表示积分运算。
3.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本实施例中,基于智能制造的锻旋铝合金制造工艺,包括:
通过切棒加热单元对铝棒进行切割和加工;
通过锻造扩口旋压单元对所述切棒加热单元加工的材料进行锻造扩口;
通过热处理单元在固熔炉内对锻造扩口后的锻坯进行热处理;
通过机加工单元对热处理后的锻坯内进行机加工;
通过去毛刺单元对加工后的轮毂进行去毛刺;
通过渗透处理单元对轮毂进行渗透处理;
通过打标单元对轮毂进行打标;
通过打包单元对轮毂进行打包;
通过设置在各个加工中心内的传感器采集各设备情况,并传输至网络中心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华唐伟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华唐伟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10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轴件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孔加工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