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潮型的硅酸铝纤维耐火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8047.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佘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泓矿炉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9/08;B32B5/06;D06M11/74;D06M11/46;D01F9/08;D01F1/10;D01F1/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硅酸铝 纤维 耐火 | ||
1.一种防潮型的硅酸铝纤维耐火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铝纤维耐火毡以硅酸铝纤维毡为基体,将硅酸铝纤维毡置于防潮浆液中浸渍后干燥,再在两侧分别连接耐热层,然后置于防潮浆液中再次浸渍并干燥而成;
所述硅酸铝纤维毡经改性硅酸铝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改性硅酸铝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备而成:高岭土粉体100~130份、氧化铝5~9份、钛白粉3~6份、分散剂6~10份、聚氨基甲酸酯12~16份、抗氧化剂1~2份、硅烷偶联剂3~7份、磷酸铝粘结剂4~8份、水220~300份;
所述防潮浆液由以下过程制成:分别研磨马尾藻炭化物、分子筛活化粉后经600~1000目筛网过筛,将重量份的马尾藻炭化物24~30份、分子筛活化粉12~15份与纳米锆溶胶10~16份、水200~300份混匀制成防潮浆液;
所述耐热层由石棉纤维与改性硅酸铝纤维按质量比为100:31~47混编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型的硅酸铝纤维耐火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酸铝纤维经以下过程制备而成:(1)向水中加入高岭土粉体、氧化铝、钛白粉、磷酸铝粘结剂制成悬浮浆液;(2)添加磷酸调节悬浮浆液的pH值至4~6,加热至40~50℃保持16~24小时;(3)向悬浮浆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聚氨基甲酸酯、分散剂、抗氧化剂搅匀得混合浆液;(4)加热混合浆液至200~250℃得到熔融料液,经纺丝得到改性硅酸铝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潮型的硅酸铝纤维耐火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粉体研磨后经800~1000目的筛网过筛,再经600~800℃煅烧2~4小时处理后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型的硅酸铝纤维耐火毡,其特征在于,马尾藻炭化物经以下过程制备而成:将干燥的马尾藻碾碎成粉末,置于持续通入氮气的马弗炉中以2~4℃/min的速率升温至300~400℃,保温2~5小时,然后将马弗炉置于真空状态,以8~1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700℃,保温2~3小时,自然冷却后取出即得马尾藻炭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型的硅酸铝纤维耐火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铝纤维耐火毡由以下过程制备而成:将硅酸铝纤维毡置于20~30℃的防潮浆液中浸泡4~7小时,再置于通风环境中阶段保温干燥,然后经高硅氧玻璃纤维与耐热层缝接,再次置于20~30℃的防潮浆液中浸泡4~7小时,然后置于通风环境中阶段保温干燥,通风速率为3~6m/s,各保温阶段的温度分别为:300℃/60~90分钟、500℃/2~4小时、700℃/60~90分钟,然后自然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泓矿炉料有限公司,未经长兴泓矿炉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80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强的硅酸铝纤维耐火毡
- 下一篇:自动贴合机及包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