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料缸3d打印机的料粉转移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9760.3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夏建强;李雨;齐永明;徐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利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321;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料 打印机 转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料缸3d打印机的料粉转移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的激光3D打印机使用塑料或者金属粉末为原材料,以堆积薄层的形式生成固态实体。即软件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技术(CAD)完成一系列数字切片,并将这些切片的信息传送到激光3D打印机打印机上,通过但是激光发生机构的二维移动,将粉料层上烧结成型,并将连续的薄型层面堆叠起来,直到一个固态物体成型。
现有的粉料铺设通常是通过一料斗将粉料储存,通过一启闭装置控制料斗的启闭,料斗安装在一水平设置的导轨上,料斗在导轨上往复移动,激光打印一层,料斗铺设一层;这种铺设结构不仅复杂,并且粉料直接自料斗底部的出料口漏出,漏出的快慢及料斗移动过程中的速度都会影响到一层粉料的厚度是否均匀,从而影响打印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料缸3d打印机的料粉转移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料缸3d打印机的料粉转移机构,双料缸3d打印机包括有第一料缸和第二料缸,料粉转移机构包括导向装置以及安装在导向装置上的刮料装置,该刮料装置通过一驱动装置可在导向装置上往复移动,导向装置包括位于第一料缸、第二料缸同侧端的第一导轨,以及位于另一同侧端的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二导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固定架,该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外侧,所述固定架的下方安装有辊筒,所述固定架的下方位于辊筒的旁侧还安装有辊筒电机,该辊筒电机通过连轴其与辊筒传动连接;辊筒的转动方向与移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固定架,该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外侧,所述固定架的下方安装有刮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导轨内部的第一皮带以及位于第二导轨内部的第二皮带,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为空心结构,第一导轨空腔内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皮带的皮带轮,第二导轨空腔内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二皮带的皮带轮,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内同侧端的两个皮带轮之间安装有连动轴,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通过第三皮带与连动轴的中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向第一导轨内部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皮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向第二导轨内部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皮带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双料缸3d打印机的料粉转移机构,工作时通过驱动装置使固定架在导轨上移动,固定架底部的滚筒转动扫动效果,使第一料缸最上层的粉料被扫动至第二料缸上,并铺设均匀,工件最在第二料缸内成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结构更为简洁,制造成本更低,并且可有效保证粉料铺设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双料缸3d打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双料缸3d打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外机壳拆除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机壳和内机壳拆除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激光发射机构拆除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驱动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驱动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刮料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料缸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料缸和第二料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料缸的分解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机壳1,内机壳2,第一料缸3,第一升降台3a,第一导杆3b,第一升降电机3c,第二料缸4,第二升降台4a,激光发射器5a,振镜5b,风扇5c,保温罩6,第一导轨7a,第一滑块7a1,第二导轨7b,第二滑块7b1,固定架7c,辊筒7d,辊筒电机7e,第一皮带7f,第一连接件7f1,第二皮带7g,第二连接件7g1,驱动电机7h,连动轴7j,第一回收缸8,第二回收缸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利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利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97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