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炭基菌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8934.4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孙彬;张楠;钟鹏;于洪久;汪潮柱;李丹;左新;谷学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壳 菌肥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稻壳作为稻米加工重要的副产品,稻壳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一定量的硅、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有机肥源之一,稻壳炭的具有很好的空隙和支撑作用,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理想场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有耕地20亿亩,年需化肥1.5亿吨,是世界最大的化肥进口国。尽管如此,化肥量仍然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关键问题在于化肥的利用率太低。据调查,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5%~40%,其余部分被土壤固定,或淋溶造成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加之化肥是一种高耗能产品,原材料涨价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限制了我国肥料总量的增加。专家们迫切呼吁减少化肥使用量,多使用新型生物肥,多施有机肥;现有的菌肥施用后因为微生物含量低,(一般菌肥中活菌数为2亿/g)、微生物活性差、微生物竞争力弱进而造成的农作物产量低问题,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肥料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并且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释放、氮素固定等土壤肥力形成和土壤发育过程,因此,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能够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特别是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活性对植物根部营养更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菌肥施用后因为微生物含量低、微生物活性差、微生物竞争力弱进而造成的农作物产量低问题,而提供一种稻壳炭基菌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稻壳炭基菌肥,按照质量百分比由50~70%的稻壳生物炭、9~11%的有益微生物复合菌剂、9~11%的粘结剂和余量的营养元素组成;
所述营养元素中按质量百分比由20~40%的过磷酸钙或磷酸氢二铵、20~33%的碳酰和余量的氯化钾组成;
所述有益微生物复合菌剂为芽孢杆菌剂、固氮菌剂、解磷菌剂、解钾菌剂、放线菌剂、光合菌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粘结剂为膨润土和植物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上述稻壳炭基菌肥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稻壳生物炭的加工
将稻壳经干馏气化后得到稻壳炭,然后将稻壳炭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0.1~0.5mm的稻壳炭细粉,最后将稻壳炭细粉在封闭池内进行自然沉降15~25分钟,得到的稻壳生物炭;
二、营养元素的预处理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20~40%的过磷酸钙或磷酸氢二铵、20~33%的碳酰和余量的氯化钾做为原料,然后将称取的原料溶解于水中,得到原料浓度为90~110g/L的营养液;
三、菌剂复配
取芽孢杆菌剂、固氮菌剂、解磷菌剂、解钾菌剂、放线菌剂或光合菌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进行复配,得到有益微生物复合菌剂;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剂、固氮菌剂、解磷菌剂、解钾菌剂、放线菌剂和光合菌剂为市售商品;所述芽孢杆菌剂、固氮菌剂、解磷菌剂、解钾菌剂、放线菌剂或光合菌剂中有效微生物数量≧3000亿/g;所述有益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有效微生物数量≧2000亿/g;
四、稻壳炭基菌肥制备
按照质量百分比将50~70%的稻壳生物炭、9~11%的有益微生物复合菌剂、9~11%的粘结剂和余量的营养液进行混合,即得到稻壳炭基菌肥;所述粘结剂为膨润土和植物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稻壳炭基菌肥中的有效活菌数≧200亿/g;
上述稻壳炭基菌肥的应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稻壳炭基菌肥按照质量为3%~5%的添加量添加至化学肥料中混合使用。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微生物施用后,适应性差,活性低等问题,提出通过水洗和改性调节稻壳炭的孔隙度和营养物质的含有量,为有益微生物提供理想的活动场所,提高有益微生物的适应性和活性,以微生物肥的国家标准为参考,固氮菌、放线菌、解磷解钾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为有益微生物,并以稻壳炭为核心,利用稻壳的强吸附性,吸附高浓度营养液和浓缩的复合菌剂,得到稻壳炭基菌肥;
2、本发明采用的稻壳炭的多孔性给益生菌提供了完美的栖息场所,稻壳炭基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其发酵和土壤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类物质,这些物质在与植物根系接触后,会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新陈代谢,产生增产效果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8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有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龙舟用可拆卸划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