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椅式门架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7436.8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领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邓荣;徐文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式门架 支护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护领域,公开了椅式门架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以及连接梁,支护桩包括前支护桩和后支护桩,前支护桩的下端嵌于靠近边坡底的岩土层,前支护桩的上端延伸到位于边坡底上方的阶梯平台,后支护桩一端嵌于靠近边坡顶的岩土层,后支护桩的上端延伸至边坡顶,连接梁一端连接前支护桩桩顶,另一端连接后支护桩中部。通过设置连接梁,将前支护桩和后支护桩有效连接起来,提高其支护体系刚度和支护深度,则可用于开挖深度较大的边坡,并且支护质量可靠,能有效的防止边坡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护领域,特别涉及阶梯式山地边坡支护。
背景技术
边坡是工程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环境,随着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使得边坡支护在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于阶梯式山地边坡支护工艺通常将阶梯平台上下的边坡分开分别采用支护桩进行支护,即先对阶梯平台以上部分边坡进行支护,然后再对阶梯平台以下部分边坡进行支护。
现有技术中,由于均采用单支护桩,支护刚度小,因此无法用于开挖深度较大的边坡,而且没有充分利用阶梯平台岩土体来平衡土压力,造成较大的浪费,非常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椅式门架支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阶梯式山地边坡支护结构支护刚度小,无法用于开挖深度较大的边坡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椅式门架支护结构,椅式门架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以及连接梁,所述支护桩包括前支护桩和后支护桩,所述前支护桩的下端嵌于靠近边坡底的岩土层,所述前支护桩的上端延伸到位于边坡底上方的阶梯平台,所述后支护桩一端嵌于靠近边坡顶的岩土层,所述后支护桩的上端延伸至边坡顶,所述连接梁一端连接所述前支护桩桩顶,另一端连接所述后支护桩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桩包括多个所述前支护桩以及多个所述后支护桩,多个所述前支护桩呈排桩布置,多个所述后支护桩呈排桩布置,多个所述前支护桩的桩顶连接有前冠梁,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前冠梁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后支护桩的中部连接有腰梁,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腰梁连接。
进一步的,边坡顶设置有后冠梁,多个所述后支护桩的桩顶连接所述后冠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水平连接于前支护桩和后支护桩。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护桩竖直嵌于岩土层,所述后支护桩竖直嵌于岩土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椅式门架支护结构,在前支护桩和后支护桩间,通过设置连接梁,将前支护桩和后支护桩有效连接起来,连接梁一端连接前支护桩桩顶,另一端连接后支护桩中部,提高支护桩的支护体系刚度,这样的施工简易方便、施工效率高且施工工期短,同时提高其支护强度和支护深度,则可用于开挖深度较大的边坡,并且支护质量安全可靠,能有效的防止边坡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椅式门架支护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椅式门架支护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生物活性渣山护坡快速建植土工材料